☆、步步皆是计(一)(3 / 4)
摆却仍是深深印入了我的眼角。
归来坡并不远,在皇城西南方向约十几里地,马车行出西南门不多远便上了通往归来坡的十里甬道。
甬道实际上是建在归来坡脚下的明湖之上,两边栽种着柳树,大周建国百多年,这些柳树也大多有百余岁了。每两棵柳树之间都立着一尊一人多高的兵勇石像,在湖水的映衬下,带着时间的沧桑看护着这个埋葬大周列祖的地方。
天气宜人,阳光普照,从马车车窗外飘进的微风里带着初春的清香。能在如此美好的天气出行,这都要归功于皇兄的测算。他自小喜欢读书,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尤谙天文。世人只知道如今的他暴戾荒淫,却不知他称帝前是如何的风流雅致,温润如玉。
回想起皇兄少时的样子,我心口有些发酸,很多事都是这样,当时不觉得,过后才知道,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当他在五年前那场政变中,几乎杀光了兄弟姐妹后,我对他的感情就夹杂进了恨意。
“确是个山灵水秀的地方,托公主的福,明轩今日才能得见归来坡的秀丽。”明轩放下刚才一直在看的书,撩开帘子望向窗外,依然是那种令人厌烦的嘲讽口气。
我正在心烦意乱地盘算今后的计划,当下也懒得理会他,只随便“嗯”了一声。
“公主看似心情不佳,只是因为家宝未曾同行么?”
我心中一动,他这般明知故问,无非是在试探我执意带上家宝的用意。看来他尚未将我完全归于皇兄一党,只是稍稍加深了对我的疑虑而已。
我暗暗压下心中的烦躁,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嫁入将军府已有十日,前世记忆中,再过十日皇兄便会降旨宣家宝进宫,陪伴尚无子嗣“孤单寂寞”的皇嫂。那时明轩的叛变计划还未完备,唯有忍气吞声任由家宝被皇嫂带走。他本以为事发前有足够的时间救出家宝,却不料家宝进宫才一月便溺死宫中。十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五,我与明轩大婚后两个月,盛怒之下的明轩毅然起兵,离开大周投靠定远侯。
我原本的计划,是想借看望太皇太后为名,为家宝找一座靠山。皇奶奶素来喜爱孩童,以家宝的聪慧伶俐,定能哄得她心花怒放。皇兄皇嫂对太皇太后一向忌惮,若有她护着家宝,皇兄自是不便召家宝入宫,家宝不入皇宫,或许就能逃脱溺死的命运。
说到家宝溺死的事件,我也曾有过疑虑。家宝是重要人质,可以牢牢牵制住明轩的行动,皇嫂何至于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