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转型(1 / 5)
林天在展望着平陵县的将来,赵充国也做了同样的事,不过他更加直接,将这份计划写成奏章,呈给了刘询。
自张安世、张千秋过世后,张延寿报了丁忧,原先张家在军中的势力,全部由赵充国和冯世奉接手。
韩增因为身体原因,早已不怎么参与其中,再加上冯世奉就是他举荐的,冯世奉得了好,他自然也有好处。
从长远来说,大司马大将军必定是许家的,许延寿留驻在西域都护府和赵兴分裂匈奴,事成之后,便是一大功劳,而且许嘉也跟着生父在军中效力,成长为一代新将领之后,许家的地位便不可撼动了。
而这,本来也是刘询的计划之一,太子日后登基,不能没有强大的母族支撑。
冯家和许家又是姻亲,赵充国看清楚这一点,嘱咐儿子不可恋权,他们不过是帮着许家掌管几年的权柄而已。
七十多岁的赵老将军压根不在乎这个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能坐几年,而是将眼光放到了大汉的千秋基业上。
刘询都不得不说,这个老将,真是块宝,年纪大,经得多,什么都知道点门道。
被大汉赶过湟水,递了降书的西羌人又逐渐的将队伍聚集起来,原先声称投降的几个部落又纠结在一起,再次谋反。
不得不说赵老将军熟悉羌人的习性,大汉的几路大军这时已经启程归朝,但有赵充国和许延寿的两路大军在西域都护府驻守着,羌人也不敢妄动伏击汉军的念头,生怕被汉军包了饺子。
羌人觉得和赵充国来硬的,肯定不成,于是就打算借着地理的优势,不断地骚扰汉军,好逼着赵充国渡过湟水一战。
但赵充国却屯了兵,反正粮草充足,日日好吃好喝的养着士兵们,还经常放出去成群的士兵在四周打猎,养的精壮的士兵们正愁没处发泄多余的精力,见了零散的羌人就穷追猛打。
时日一长,羌人只好屯兵驻扎,但粮草不够,没过多久,就人心浮动,戒备松懈。
赵充国瞅着时机差不多了,便带兵渡过湟水。
羌人见汉军大兵来到,连仗都还没有开始打,就吓得抛弃车马辎重,朝西羌的腹地跑了。
汉军依旧不紧不慢,在后面驱赶羌军。
羌人慌慌张张,掉入水中淹死数百人,投降及被汉军所杀达五百余人,汉军缴获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但所经村落,却不烧杀抢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