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皆大欢喜(2 / 9)
子,谁知道事后朝廷内外乃至整个天下会生出什么乱子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实在不想眼睁睁看着皇上在一条路上走到黑,白损了前头十几年的英名,如今若能借助鬼神之说让皇上回心转意,倒也不失为幸事一桩。
惟有昌国公承恩侯等人还在坚持:“且不说别地儿,就说泰山,哪年不大小地动个几次的,若次次都要问卦与钦天监,信奉那些无稽之谈,岂不荒天下之大谬,滑天下之大稽!”
又言:“皇上乃上天之子,宁王殿下便是上天之孙,说宁王殿下不是真命天子,岂非在说皇上也非真命天子?其心当诛!”
只可惜这回反对的人太多,更有甚者在朝堂之上便直呼昌国公承恩侯‘佞臣’,谏言皇上‘亲贤臣,远奸佞’的,昌国公与承恩侯等人很快便只剩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皇上虽气得半死,架不住法不惩众,也只得暂时赦免了钦天监正使,搁置了立宁王为太子的圣旨,宣布退朝,容后再议立储之事。
却不想此事很快传到了罗太后耳朵里,亲自走了一趟乾元殿找皇上说话:“哀家知道因着前番顾氏之事,皇帝心里怨着哀家,所以连日来连照面都不肯与哀家打,哀家不怨你,这世间哪个做儿子的不是娶了媳妇儿就忘了娘的?你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哀家原本也不欲来讨你的嫌,只上苍既已示警恒儿不宜为储,你可以不理会哀家,总不能连老天爷也不理会罢?你就听哀家一句,顺应天意,别立恒儿了罢,不然惹怒了上苍,谁知道会降下什么灾祸来,届时皇帝便是再后悔,也已悔之晚矣!”
文武百官因着“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多对鬼神之说半信半疑甚至压根儿以为是无稽之谈,罗太后一个上了年纪又在后宫里摸爬滚打到今时今日地位的老妪对此却是深信不疑的,惟恐不理会上天的警示,上天真会降下什么灾祸到皇上身上,皇上可是她唯一的儿子,一辈子的全部依靠,她自然不想皇上出什么事。
这也是她明知道连日来皇上心里都怨着她,却依然会来乾元殿走这一趟的原因,皆因罗太后知道,一旦皇上真犯起拗来,除了她能以孝道弹压他一二以外,这天下就没人能弹压得住他了!
皇上正被罗太后前半段话说得讪讪的,想说自己没有怨她,自己也绝对不会做那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事,请她不要多心。
谁知道罗太后随即便劝阻起他立宁王为太子来,与先前在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们全然一个腔调,皇上本就正窝了一肚子的火不知道该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