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尘(2 / 3)
到女儿死了未婚夫,又遭此变故,名誉受损,现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再没急着给她找婆家,想等几年后,事情慢慢淡化,再给她议亲不迟。
不成想,一等三年,王静琇十九岁了,成了待字闺中的老姑娘,安国公府这才着急。只是和她年龄相当、家世相仿家的子孙都已成家,一时更难找到合适的亲事!
就在安国公府急得火烧眉毛之时,王静琇自己却找到了如意郎君李志勋。
李志勋是王静琇父亲的学生。当时,李志勋在县里过了童生试,到京城参加春闱。经人介绍,拜了当时正在翰林院为皇上编书的王静琇的父亲为师。
王彦智虽然继承了爵位,但是文学造诣很高,于是主动向皇上请缨到翰林院任编修,皇上很器重他。
他为人耿直,不会溜须拍马,因此仕途不是很顺畅,但靠着老安国公挣下的家业,日子过得也还舒适。
李志勋的性格和王彦智颇为相似,都是刚直不阿之人,加上他学识渊博,因此王彦智颇为欣赏他的人品和才学。
为了让李志勋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王彦智允许他经常出入自己的书房。
一次,王静琇到父亲的书房去看书,无意中和李志勋撞见。李志勋被王静琇优雅高贵的气质所吸引,竟然对她暗生情愫。一来二去二人互为对方吸引,王静琇悄悄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王夫人和丈夫说了此事,没想到,王彦智对李志勋印象极好,觉得新县离京城近,十天半月的行程就到了京城,觉得这桩婚姻适合女儿。王夫人经过打探知道李志勋家里情况复杂,怕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吃苦,对这门婚事有些不乐意。
王静琇却执意要嫁给李志勋,王夫人想到女婿是女儿自己挑选的,女儿的岁数实在不易再耽搁,迫于无奈,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父亲和娘亲成亲后,外祖父动用关系把父亲安排在新县做县令。新县离京城不远,是个肥差,不要说是新晋的进士,就是在官场多年的官员想在此谋职也要动用关系钻破脑袋,父亲却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个美差。
父亲能够娶到娘亲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可是,他却不知道珍惜。就在娘亲生产时他却在宋姨娘和李老太太的撺啜下丢下即将待产的妻子,执意到京城去跑官,最终让自己的挚爱难产致死,消香玉陨。
娘亲去世后,他只是一味地沉浸在丧妻的自责中不能自拔,却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忽视了维护爱妻留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