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选择(1)(6 / 7)
是个很特殊的人,他虽率军于乱世,却不扰民、不贪污,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从不妥协。
《中庸》有云:
“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混乱,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钦佩这样的人。
幽默
记得不久前,我去央视《对话》节目做访谈,台下有位观众站起来,说,之前一直喜欢看你的书,但最近却发现了个问题。
什么问题?
之前喜欢看,是因为你写的历史很幽默、很乐观,但最近发现你越来越不对劲儿,怎么会越来越惨呢?
是啊,说句心里话,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应该改变一下,这么写,比如崇祯没有杀袁崇焕,皇太极继位的时候,心脏病突发死了,接班的多尔衮也没蹦几天,就被孝庄干掉了,然后孤儿寡母在辽东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李自成进入山林后,没过几天,由于水土不服,也都过去了。
然后,伟大的大明朝终于千秋万代,崇祯和他的子孙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是的,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
它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既成事实,拉到医院急救都没办法的事实。
我感觉自己还是个比较实诚的人,所以在结局即将到来之前,我想,我应该跟您交个底。客观地讲,无论什么朝代的史书,包括明朝在内,都不会让你觉得轻松愉快,一直以来,幽默的并不是历史,只是我而已。
虽然结局未必愉快,历史的讲述终将继续,正如历史本身那样,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将延续特长,接着幽默下去,不保证你不难受,至少高兴点儿。
忽悠
正如以往,清军没有长期驻守的打算,抢了东西就跑了,回去怎么分不知道,但被抢的明朝,那就惨了。
首先是将领,卢象昇战死,孙传庭、洪承畴全都到了辽东,准备防守清军,我说过,这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没办法,不拆房子就塌了。
其次是兵力,能打仗的兵,无论是洪兵,还是秦兵,都调到辽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