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突围(1)(3 / 7)
大发了,一来,就来几万人,且都是闹事的,各州各县接连失陷,完全没办法,只好连夜给皇帝写信,说敌人太多,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伸长脖子,等着您给一刀。
这段日子,对高迎祥和李自成而言,是比较滋润的,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诏,没有左良玉,在他们看来,郧阳是山区,估摸着也没什么猛人,自然放心大胆。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里是有猛人的,第四个猛人。
说起来这位猛人所以出山,还要拜高迎祥同志所赐,他要不闹,估计这人还出不来。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人正式露面之前,高迎祥和李自成就跑了。
具体跑到哪里,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几个省乱转悠,看准了就打一把,其余头领也差不离,搞得中原各省翻天覆地,连四川也未能幸免。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能用狠招了。
崇祯七年,崇祯正式下令,设置一个新职务。
明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就此登场。
在此之前,明代最大的地方官,就是袁崇焕,他当蓟辽督师时,能管五个地区。
光荣的纪录被打破了,因为这个新职位,能管五个省。
这个职务,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五省总督,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权力极大,也没什么管辖范围,反正只要是流贼出没的地方,都归他管。
职位有了,还要有人来当,按照当时的将领资历,能当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个选择:A.洪承畴,B.曹文诏。
答案是C,两者皆不是。
任职者,叫做陈奇瑜。
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后外放陕西任职。
在陕西,他的职务是右参政,而左参政,是我们的老朋友洪承畴。
但为什么要选他干这份工作,实在是个让人费解的事。
就资历而言,他跟洪承畴差不多,而且进步也慢点儿,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是三边总督了,他直到一年后,才干到延绥巡抚,给洪承畴打工。
就战绩而言,他跟曹文诏也没法比。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他,但无论如何,偏就是他了。
所以对于这个任命,许多人都有异议,认定陈奇瑜有背景,走了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