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二炮(2 / 4)
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尖端武器的决策;从一九五七年起,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教学机构;一九五九年,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在四九城成立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
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建的,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由我最喜欢的总统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杨久年说完,现在每一位看着他的人心态都变了,完全没了抱着看好戏心态,在这里很多人对军队分类的了解只有海陆空,对于‘二炮’是知道的甚少。刚才杨久年没来之前,很多同学在听到大校简易的介绍这支部队一个个都好奇的要命,而现在杨久年不仅仅是把刚才教官说的再说了一便,而且把二炮具体内务事项都给据悉分说。不自觉的,很多人卸下了对杨久年的不满。
而这时,那站在讲台上先前对杨久年不满的大校竟率先鼓起掌来,紧接着,所有人一起看着站在那儿的杨久年鼓掌。
“你叫名字。”大校走到了杨久年面前。
杨久年行军礼,目光如炬,腰板挺直,回答:“报告,杨久年。”
“杨久年……”大校在嘴里喃喃重复了一边,突然盯着杨久年看了一会儿,启口:“我看过你在军刊上发表过的那篇‘追踪最美丽的英雄。”
杨久年笑笑没说话。
大校给予了表扬,“写的很不错。”
这时,其他人基本上也都想起了杨久年这个名字,不知道的也从知道的口中了解到了杨久年,一时间,很多人看着杨久年的眼神有了崇拜。
在这里比起杨久年是中国第一位军夫或是特级上将伴侣这些,大多数人对杨久年的了解却是因为他个人——解放军报社的最小的涉外人员。在新闻界对他的讨论话题有很多,其中最热门的一条就是,他为什么不入伍,不正式加入解放军报社?
要知道现任解放军报社的社长曾在公开的情况下两次邀请他正式加入他们的大家庭来,可都被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力的少年莞尔拒绝了。
对于一位励志成为国家级记者的人来说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而且还是两次……见过当时一幕的都非常诧异,而没见听说的无不醒目嫉妒恨!眼红的不得了。
这会儿,他们终于见到真人了,看着站在他们中间传说中的人物,很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