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军训〈四〉(2 / 3)
“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叫他做小诸葛,真是名符其实!”王道。
其实,向导并不是有意为难张大彪这个排长,而是今年的训练项目,确实是比去年增加了难度。
走了一段路后,前面出现一个三叉路口,一条大路向左,一条大路向右,在三叉路口处,放着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又垒了一块小石头。
大家看见,都知道这是暗号,但就是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你望我,我望你,面面相觑,吴文豪笑道:“石字上面出头,不就是个右字吗?往右边的大路走,肯定没错!”
又走了十几步,果然在大路中间,摆放着一长条石块,在指示方向,这是为了防止猜不出意思的民兵,作出多一层的启示。
吴文豪说道:“其实这是有一个故事的,只是你们没有听说过罢了,这个在前面探路的人,肯定是按照这个故事设的暗号!”
“出来,让我这个大老粗也听听,乐呵乐呵!”张大彪说道。
吴文豪一高兴,就把这个故事说了出来:
从前有三个举子上京赶考,来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道那条路,才是通向京城的,刚巧有个和尚在路边乘凉,其中一个举子问道:“我要往京城赶考,应该走那条路?”
和尚也不说话,走到那块大石后面隐住全身,只露出个光头,两个举子对和尚一拱手,说道:“多谢师傅指点迷津,就此别过!”
说完,直向右边的那条大路走去,问路的那个举子却骂道:“原来是个哑巴秃驴,浪费了我的口水!”
和尚也不愠怒,讥讽地说道:“石字出头,不就是个右字吗?你这个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象你这样头脑迟钝的傻货,还想上京赶考?白白浪费了盘缠才是真!”
那个举子一听,羞愧难当,一转身,直向来时的路走去,不敢再上京赶考了。
吴文豪的父亲是个中学语文教师,经常和他讲文人的故事,耳濡目染,他也学到了其中的道理,而且深深地记在心中,比如“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他很小时,父亲就跟他讲过,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向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同学们都叫他做“小诸葛”,并被大家选为学习委员,这也是有原因的。
这时,民兵们来到了一条河边,顺着下游望去,已经没有了路,大家都知道是要过河,但却不知道从那一段过去,因为对面,都是一座座的青山,好象没有路上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