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寒江雪(2 / 6)
片天水茫茫,不知所踪,慢慢的,刘宇凡也就绝了这个念头。
他在音乐方面自然是个大行家,不过在这段箫声面前。却让他生不出一丝优越之感。刘宇凡不是专攻吹管乐器的,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个人只要是肯出来演出,凭着他的这几首曲子,肯定能够成为中国民乐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
“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吹出如此玄妙的曲子来。”今天的这首曲子,显然刘宇凡是第一次听到,不过他还是在听到第一缕箫声的时候,就判断出了这曲子肯定是之前那个人所演奏的。这首不知名的曲子,似是和这天地融在了一起,将此刻的景色诠释得入木三分!刘宇凡确定自己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不过那苍凉古朴的旋律,却是只听得一遍,便将其牢牢记在了脑海之中。
“算起来,这应该是自己听到的第三首曲子了。”刘宇凡掏出随身所携带的笔记本,刷刷几笔下去,便将刚刚那箫声的旋律记录了下来。凭着刘宇凡此刻的作曲水平和耳力,莫说是一首只有单旋律的箫曲,就算是一首钢琴曲,只要它的织体不是特别复杂,他也可以在听上一遍之后,将全曲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能力在普通人看起来有些不可思异,不过对于那些音乐大家来说,并不是多难做到的事情。
三里之外,湖心深处,一个占地不过数亩的小小孤岛之上,一个完全用木头和衰草搭起来的小亭子内,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负手而立。他的右手握着一根洞箫,竹子的颜色呈现深深的红褐色,隐隐透着一股沉实的乌光,一看就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浸润而成。
在这隆冬的寒天里,老人却只穿了一袭单衣,但在他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出有丝毫寒冷之意,他的面色红润而有光泽,看起来充满了活力。
说来也怪,以这个小岛的大小,若是以三里之外的距离,断然没有看不到它的道理。不过在距离小岛十余丈外,便完全看不清楚小岛的模样,就像是有一层天然的屏障,将其遮住了一般。
老者目光似开似阖,不过远在三里之外,岸边的那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却尽然落入他的眼中。
在他的身后,一位披着青色棉披风的女人,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的石凳之上。在她的面前,摆着一架造型古朴的古琴,琴体通体呈现一股暗红之色,在其末端,隐隐有烧焦的痕迹。
“青儿,那岸上之人,你是否认得?”老者转身看着抚琴的女子,淡淡地发问道。
“老师,青儿不认得他,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