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寨小学的音乐课(下)(3 / 5)
此刻的刘宇凡,眼中神采奕奕,脸上带着自然的笑意,放松中带着一丝兴奋,正是声乐演唱中要求的歌唱状态。
“恩?”看着刘宇凡的表现,楚桂生略有些意外,自己这个音乐课代表,今天似乎有所不同。以前虽然也唱得不错,但都是捧着课本在唱,今天怎么这么就唱起来了,而且,他脸上的表情……对,就是表情,以前,那张脸上应该是紧张、不安的神情,而今天,他却在……笑?
对,虽然笑容不太明显,但刘宇凡确实是在笑,更确切地说,是因为在歌唱前的准备状态下,笑肌自然提起所造成的效果。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一道清脆的童声,在教室里响起。
“真、真好听!”这是一屋子人听到这声音的第一反应!
通透、有弹性、有光泽、放松、舒适……任谁听上去,都不会把这声音,同之前的刘宇凡联想起来。
人,确实还是那个人,可这声音,怎么就区别这么大呢?
所有人,都看着那个站在课桌前,一脸笑容的大声唱着歌的少年。而他们的心态,也不在是之前想要看热闹的心态,他们,是真正被这歌声吸引了。
原来,这首歌是可以唱到这个程度的!
和成人的歌唱不同,童声运用最多的共鸣区,是在头腔和口腔,为的是突出童声脆、亮的特点。而要做到这一点,找准共鸣点和将声音收拢,都是十分重要的。
恰到好处的呼吸,让刘宇凡的演唱变得十分舒服,真正成了一种享受。想像着眉心的共鸣点,气流冲击喉部发出的“基音”被很好的“放大”,像一根亮丽的管子般,没有一根毛刺。再加上略带些天真、期许的情绪,让这首本来有些朦胧感的歌曲,带上了另外一种童真的意味。
简简单单的四句词,却在刘宇凡的演绎中,得到了升华。歌唱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艺术,一百个人唱同一首歌,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而此刻刘宇凡的演绎,显然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水准。
歌罢,教室里一片寂静。
太震撼了!
教室里的孩子们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可从来没有一个人唱的歌,能够带给他们这么大的震撼,他们不懂什么高深的音乐知识,也找不出什么华丽的形容词来形容刚刚听到这首歌,他们只是觉得好听,至于好听到什么程度?
“就像是电视里唱的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