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楼一夜听春曲 (2)(3 / 4)
却不是什么杀父仇人,而是他父亲终身维护的正统之君。依此观之,秦仲海已经背叛了乃父志向。他若借父之名指骂皇帝,朝廷自也可以讥笑他不忠不孝,让他成为百姓口里的不肖子。
秦霸先不宜平反,也不该平反,只消怒匪乱事一日不平,朝廷便不会宣扬他的事功,同样的道理,秦仲海便算再狂妄十倍,也不敢标榜他父亲的事迹。说来秦霸先便如一刀之两刃,杀敌不足八千,自伤倒有一万,既然谁都讨不了好处,双方索性三缄其口,对秦霸先的往事绝口不提,任其烟没于九泉之下。
点点碧血丹心,如泣如诉,说尽了忠臣义士的苦难,可怜秦霸先粉身碎骨,临到头来,却是儿子不孝、君王不义,至今身死数十载,依旧不见天日。魂若有灵,却要他九泉下如何瞑目?
听得这段秘辛,众将满心不忍,虽说秦霸先是大敌之父,却也忍不住为他叹息。高炯叹道:“也难怪秦仲海不敢来刺杀皇上了,他若为此无耻之事,来日要如何面对父亲于地下?”
话声未毕,伍定远却摇了摇头,道:“错了,大大错了,秦仲海天生反骨,绝不在乎父亲是否见怪。他之所以不愿行剌阜帝,是担忧山寨分裂。”想起陆弧瞻、青衣秀士等人的事迹,众将心下了然,均知这几位元老都是秦霸先的旧部,想来不管情势如何为难,他们也不愿背叛老寨主的遗志。秦仲海若真执意刺杀皇上,山寨便要为之内哄。
棚里风声潇潇,一片肃静。众人听懂了道理,各自审度局面,高炯怱道:“都督,皇上可曾想过……要与秦仲海和解么?”
此言一出,众皆凛然,秦霸先与正统皇帝渊源极深,看在这位“征西大都督”的面子上,这场十年大战根本不该开打,双方只消各让一步,便能为天下消弭兵灾。众将心中惴惴,无不眼望大都督,伍定远环顾众将,轻轻叹道:“也罢,我今日索性把话一次讲开。打从皇上归政的第一日,招安就没有停过。”乍闻此间秘辛,众人莫不震动,方知朝廷与怒苍之间打得如火如茶,实则私下早已遣使和谈。高炯吞了口唾沫,道:“都督,皇上他……他开出了什么条件?”伍定远叹了口气,道:“万岁爷是个念旧的人,他压根儿不想杀死秦仲海。他曾对我金口允诺,只消秦仲海答应招安,他非但要把”武德侯“的爵号赐还给他,远要拨给他十万兵马,让他坐镇山海关,永为我朝之左柱国。”伍定远是右柱国,身拥爵号,若能让秦仲海接下左柱国,二虎并力后,这正统朝岂止固若金汤而已?怕还能北吞鞑靼,西灭瓦剌,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