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6 / 11)
选好,接近成熟的季节,只要想动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开始采摘了。邵父原本计划好的机器生产却落实不下来了,这也不怪他,实在是邵衍弄出来的东西太过麻烦,甘蔗榨汁那些环节还好说,青梅的三蒸上晒,尺度就不是用机器就能把握好的。
于是产量估计做不到之前想象的那么好,作为辅助,同批出来的猕猴桃酒和杨梅酒便也获得了一席之地。
酿酒的人都知道,原材料的品质对酒水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好比海外遍地开花的酒庄,真正立于金字塔顶端的那几家无一例外几百年来都沿用着自家最优质的果园内出产的成品,C国的酒水都需经过蒸酿,口味的差别或许不会那么大,但真正懂行的人,也是能喝出那不起眼的微小差别的。
邵衍热爱一切水果,土甘蔗和黑甘蔗对他来说都是好东西,果蔗的味道不如糖蔗甜,绵长清甜的果香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杨梅和猕猴桃品种的区别倒是大了一点,可他仍旧也是哪种都好,这个舍不下那个舍不下的,就只能换配方,各取不同的比例融在一块用了。
这种方式会加大采集原料的难度,邵父却没什么不满,国内的复制文化着实太过彪悍。御门席的酒若是真能卖得好,肯定会有人打山寨的念头的。这事全看人自觉,香精假酒这一层面的邵父实在是没法管,但把制作工序复杂化,应该也能阻挡住一些人满脑子歪门邪道的念头了。
甘蔗、猕猴桃、杨梅和青梅不同品种的生产许可几乎是才递上去就审批通过了,因为御门席近些日子总挂在领导们嘴边的关系,负责核查的部门做事非常上心,甚至专门派人通知果园场地的临近相关部门多加照顾邵家的产业。
有许多果子实际上品质真的很不错,可惜长在交通不便的山村里,能运出来销售的都是少数,有些果农们辛苦一整年也只不过能靠着运出来的一小点成品换取微薄的收入,也不知道严岱川究竟是从哪里采集到的那么多品种。
邵衍挑中的几个产地周边,修路的决定立刻便被提上日程,天上掉下那么一个大馅饼把当地领导都快砸晕了,一群人着实是把邵家当做财神爷看的,又不知道邵家的底细背景,简直是简直是对邵家的事情上了一百二十分的心。
果子大批成熟的季节,便被不计成本的,一车一车拉到了邵家还未朝外界公开的新酒厂当中。
酒厂最终还是落址在距离B市有段距离的G省,G省位于C国中部偏西南的地区,亚热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