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4 / 12)
炎帝竟然有这番接近褒奖的话:心中一阵激动,
“父皇……”
“君主驾驭天下,持重守中,不能妄动。天子妄动,天下就乱,所以为人君,首重的就是一个忍字,忍着痛,看清大局。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如雷霆风暴,不容任何人有机会逆转乾坤。太子,你比朕想象的还能忍啊。朕,既心痛,又欣慰。”
咏善听到这里,已经知道自己在漆黑里摸爬滚打,受尽磨练,总算一步不差,迈了过来。
心里百感交集,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太子,朕问你。这次入内惩院,大臣们纷纷上?书,有为你求情的,也有请朕重重处置你的,你怎么处置?”
“臣子有言进谏,是做臣子的本分。不管是求情还是声讨,他们都是照朝?廷制?度尽责,儿臣一体看待,公事公办,不分?派系。”
“那咏升和谨妃,你怎么处置?”
“咏升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不能让他长期留在朝中,否则会成祸患。儿臣会把他封在边远之地,当个侯王,享富贵而无实权。至于谨妃,她是咏升亲生?母亲,当然要跟着咏升一道离开,在封地受咏升侍奉。”
炎帝眼神一闪,“你不杀他?”
咏善摇头,“不杀。”
“他在内惩院几次对你用?刑,要不是宣鸿音拦着,恐怕就要了你的命了。你肯放过他?”
咏善语气很轻,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晰,平静地道:“咏升是儿臣的骨肉兄弟,一父听出。虽然不肖,可以惩罚,不可轻易杀?戮。只要他日后好好度日,不再有不轨之心,儿臣尽量保全。”
炎帝倒抽一口凉气,良久,悲伤道:“朕提及咏升,是因为想起了朕的弟?弟武亲王。当日朕若有你这样胸襟,未尝不能放他一条性命。毕竟手足兄弟,再不和,也是从小一起长大,杀了他后,朕常常梦见他,醒来时心痛难忍,身上的病根也是那时埋下的。”掩住面,老眼逸出一颗眼泪。
“父皇不要悲伤。武亲王之事,父皇按照法?理处置,公正无私,有目共睹。”
炎帝心里知道咏善只是劝慰自己,点了点头,摆手道:“不提旧事了。朕本来是想着你至少也会幽禁咏升,想不到你有如此胸怀,不负朕给你取善为名。既然如此,朕放心了。你连咏升都能保全,更不会不保着咏临。朕对咏临一直忧心,鲁莽任侠,天性就会惹祸,可贵在一片赤子之心,这次在内惩院,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