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黎明前的等待(6 / 7)
到我们,向我们走来。
“法师,夫人!”他对着我们作揖,抬头时一脸沉重,“夫人,刚刚有人说是秦素娥的同乡,严某打听到了狗儿娘的下落了……”
“怎样?”我急切地问。
一丝不忍飘过他敦厚的脸,轻声说:“已经……饿死……”
闭一闭眼,偏过头去。还是这个结局!才两岁的狗儿,成了孤儿。
手被握住,是罗什,温暖地轻语:“艾晴,我们收养狗儿吧,这也是他娘的希望。”
我点头。狗儿是我们收容的年纪最小的流民。这一个多月里,我也对这个瘦弱的小婴儿更多关心。教他说话走路,看他对我越来越依赖。如果我无法怀上自己的孩子,那就让他做我们的孩子吧。
呼延平接过罗什手中李暠赠给我们的粮食,扛上肩膀。我们正要往回走,看到呼延平对着我们欲言又止。
“法师,夫人,严平一家老小……”他停顿住,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
“严兄莫愁,你们非是流民,无须搬走。”罗什看出他的心思,先说了出来。
我笑着补充:“户籍也不用担心,我会托著作郎段业帮你们办好的。”
他大喜过望,质朴的脸上显出感激:“法师和夫人大恩,严某实在无以为报。但有驱使,严某定万死不辞。严某会尽早找到住处,以免过多打扰法师和夫人。”
罗什温和地回答:“严兄何须客气,罗什与妻早将你们视为一家人,但住无妨。你们流离多年,也该有个安定些的地方停驻歇脚。”
呼延平嘴里不住说着感激的话,一面跟我们朝家的方向走。没走几步,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大喊:
“呼延平!”
我们迅速回头,看见流民群中有个人指着呼延平大喊:“你是呼延平!你居然还活着!”
呼延平的脸霎时变成惨白…。。
―――――――――注解―――――――――――――――――
鸾鸟的传说在中原文献中最早见于南朝著名的文人和虔诚的佛教徒范泰所写的《鸾鸟诗》,其生活时代和鸠摩罗什相去不远。在诗的小序里,范泰提到:“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馐,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而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