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璇玑心 (2)(18 / 23)
“遵旨。”吐突承璀道,“请大家放心,这回奴就算上天入地,也一定把她找出来。”
“嗯。”
“……还有那柄匕首,既然不是眉娘带走的,奴也再想想办法。”
“不必。”
吐突承璀又是一愣。
“你就去盯住李忠言,再设法找到禾娘。匕首的事情,朕交给李素去办。”
“他找了那么久,都没什么进展啊。”
“最近,朕和他商议了一个新办法——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你想,当年之人除了死的和李忠言,真正放出宫去的只有两个——卢眉娘和内常侍俱文珍。现在可以确认,眉娘没有带走匕首,那么只剩下俱文珍是最可疑的了。”
吐突承璀思忖道:“俱文珍当年是以病重为由出宫的。可他已卒于元和五年了啊!如果真是他带走了匕首,又如何查起呢?”俱文珍是阉人,身后并无子嗣。族中虽有些亲戚,但因俱文珍憎恨他们当初将自己去势,送入宫中的行径,也早断了往来,所以俱文珍最后是孤独一人死在长安的,对此吐突承璀多少知情。
“李素把俱文珍出宫后,在长安落过脚的所有地方都调查了一遍,并搜罗了一些身怀绝技的异人,许以重金,派他们分别驻守在俱文珍的那些落脚点,等着有人找过来,即所谓守株待兔。”
吐突承璀有些糊涂了,难道皇帝怀疑俱文珍将匕首带出大明宫后,转交给了别人。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但拿到匕首的人为什么还要找回来呢?
皇帝仿佛看透了他的疑惑,解释道:“找来的未必是带着匕首之人,但会循着这条线索而来的,肯定不是局外人。而今你又带回来眉娘的话,更加佐证了朕的判断。”
吐突承璀似有所悟:“大家的意思是说——长安城中有内应!”
“否则东瀛来人,到长安干什么呢?”
“奴明白了。或许贾昌就是其中之一,但肯定不止他一个。”
“没错。贾昌十年前就快九十岁了,总要提防他死。所以埋伏在长安的内应绝对不止他一人。俱文珍带出去的匕首,很可能是相认的信物,或者行动的号令。”皇帝缓缓地道,“既然有所谓的十年之约,如今十年已过,东瀛并没有人来,那么埋伏在长安的人会怎么办?朕以为,他们必将有所行动。就算他们想按兵不定,朕也要诱使他们动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