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怒色(2 / 3)
杨铮自认清白,任由三司搜查……结果,还真让他们搜出银两来了,不过只有一半。
另一半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但这就足够让杨铮身败名裂的了。
皇上当场就被气晕了,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转醒……杨铮一党,由陆澹带头,跪在承乾宫前,直指杨铮是遭奸人所害,望皇帝能下令彻查此案,不要这么轻易就定了杨铮的罪。
人赃俱在,还有什么好查的,皇帝正要下旨斩杀一代阁老了……大理寺和刑部大臣突然站出来,跟皇帝禀明此案疑点。
提出,此案跟当年杜时雍一案极为相似……望皇帝三思。
皇帝一听,这话不对,什么叫跟当年的杜时雍一案相似……
他勃然大怒,“你们是说朕当年也冤枉了杜时雍不成?”
堂下鸦雀无声……朝官个个低着头,匍匐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谁不知道杜时雍在朝中就是个禁忌,可这又是事实,他们不得不说。
大殿死一般的沉寂……
就在三司和皇帝僵持不下之际,傅绍堂这时站出来,说了一句:“两件案情既为相似,陛下何不下令一起彻查?也免得世人说皇上厚此薄彼……只顾新人新不念旧人哭。”
“大胆!”皇帝火冒三丈,“这案子早已了结,岂能说重审就重审!”
边上的刘璨这事瞪大了眼睛,他似乎终于明白傅绍堂要做什么了……
“退朝,退朝!”皇帝望着一众匍匐在堂下的朝官,无比厌烦,第一次事情没商量完,就回了寝殿。
其后的几天,皇帝称病,不见任何一个大臣……三司等不来皇帝的答复,也不敢擅自行动,这案子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可不知道这事怎么就在坊间传了开来,坊间向来听风就是雨,闻得当年杜时雍可能是被冤枉的,又想到杜时雍任户部尚书之时,为百姓做过的那些事儿来,当即都开始为杜时雍打抱不平……这趋势愈演愈烈,最后甚至有不少百姓直接闹了起来。
人心惶惶,朝官也无心朝事,皇帝再逃避已经不行了……下令镇压,却无果。
皇帝正焦头烂额之际,宫里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金谷园的杜元。
都说吃人手短,拿人手软……皇帝也不例外,更何况皇帝以为他带了什么良策,立刻让太监召他进来。
结果却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