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博物馆(3 / 4)
了家旅社住下,然后就在周围的商店里给邢书记添置了中山服,他的思想较为正统对时下流行的西装不感兴趣。
大雁塔的西北侧,位于小寨东路上有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群,这里就是着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早上刚开馆,游人稀少,各展馆肃穆安静,从远古时代的简单石器到鸦片战争前的各类器物应有尽有,时间跨度达到一百多万年。展品中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陶俑,汉魏金银器皿以及唐墓壁画等等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
“瞧,这里有玉琀。”可儿指着橱窗内的一排玉器说道。
橱窗内柔和的灯光下,排列着玉鱼、短玉管、玉珠以及长方形的玉片,最边上静静的躺着几件蝉形玉琀,但蝉翅都是张开的,与孙家的那只不一样。
“同志,请问你们这儿有研究玉琀方面的专家吗?”邢书记问展馆的工作人员。
那人打量了他一下问有什么事儿。
邢书记告诉说自己也有块玉琀,想请专家给鉴定一下,不多时,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专家匆匆的赶了过来。
“我是博物馆一组的宋有田教授,你们这块玉琀从何而来?”老专家惊讶的问道。
“是我家祖传的。”
“嗯,这玉蝉线条简练,粗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是正宗的‘汉八刀’,属于汉代玉琀。蝉形玉琀在东晋以后几乎不见,宋代时仿古之风大盛,玉蝉又开始大量出现了。但这时的玉蝉作为配饰的功能日渐突出,就如橱窗里的那几件一样,纹饰日渐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似的张开,器物边缘和翅尖都磨成圆角,上面钻了孔便于佩戴,早失去了汉代玉蝉的神韵。”宋教授解释说。
“如此说来,这只玉琀是汉代之物。”邢书记问道。
“不错,就是那个时代的东西,十分的罕见,你们是想要出售么?”
“不,想请您看看这玉琀上是否还有什么隐藏其间的寓意。”
“寓意?”宋教授不解的望着邢书记。
邢书记踌躇着不知怎么明言才好。
此刻,有良上前开口胡编道:“这是二丫家里祖先遗留下来的,并说玉琀上藏有家族的秘密。”
“哦,是这样?你们跟我来工作室吧。”宋教授领着他们来到一间屋子里,桌子上摆放有显微镜等仪器设备。
宋教授专心致志的在显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