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4 / 6)
着很整齐,没有撕扯、损坏的迹象。从内衣的样式来看,应该是个年轻女性。照相录像完毕后,我们开始褪去尸体的衣物。
尸表检验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尸体的眼球已经完全萎缩塌陷了,口鼻腔已经腐败的只剩一层皮,指甲也全部脱落,无法检查是否存在窒息征象。
解剖检验开始的时候,负责摄像的年轻民警又忍不住掀开防毒面具向一旁的垃圾桶里呕吐,同样胃口比较深的林涛走上前拿过摄像机,说:“我来吧。”我看着林涛笑了笑,心想这个家伙也是个干法医的料。
尸体的皮下组织全部皂化了,但是肌肉组织清晰可辨。同样,通过解剖,我们没有发现有致命的外伤。颈部的肌肉腐败的比较厉害,无法明确是否有出血,但是很快,师父就找到了死者最有可能的死因。
尸体的甲状软骨(就是喉结附近的软骨)上角有骨折,骨折断段发现了出血。这是一个生前骨折。
真正打开胸腹腔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臭味,一方面尸体的内脏并没有尸蜡化,所以恶心的感觉消失了不少。通过对尸体内脏的检验,我们确定,死者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
“她是被掐死的。”我说。
师父认可的点点头:“死因问题不大了。现在关键是找出死者的特征,找到尸源。另外你们觉得她死了多久?”
“全身大部分尸蜡化,应该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吧?”我的理论基础还是很扎实的。
“现在是七月,五个月前是二月,二月份那么冷的天,你就穿长袖T恤和单裤了?”
我恍然大悟。所有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都是统计学的意义,随着环境、季节和个体差异等问题,有的时候误差会很大,结合衣物进行判断是个不错的办法。
“死者是被密闭的塑料套筒包裹的,有没有完全密闭,加之周围环境是潮湿、多菌的垃圾场,再加之是炎热的夏天,所以尸体尸蜡化的速度会相应增快。像这样尸蜡仅限于皮下,还没有完全侵及肌肉组织,我估计在这样环境下最多两个月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应该是天气暖和的五月份左右死亡的。”
这真是学了一招,我点了点头。
尸源寻找应该不难。知道了死者大概的死亡、失踪的时间,有明显特征的衣着,再加之我们通过死者牙齿、耻骨联合的观察计算,明确了这是一名27岁左右女子,长发,未生育,162cm,身材偏瘦。有了寻找尸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