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升学礼物(4 / 5)
高中又处在一个班了,关系越发的好了起来。
吴慧晴和冯裕美还分别请过苏夏去过她们家,双方的父母都非常的温柔客气,对待苏夏很好。也都叮嘱过让苏夏在上学的时候好好带动一下自家女儿的学习,苏夏均是笑着应了。她能看的出来,吴慧晴和冯裕美两人的父母都把自家女儿考上海顿的功劳,一多半算在了自己身上,毕竟是自己和她们做了同学之后,两人被她的成绩刺激到,然后对学习的热情燃高了许多,成绩也一下子进步了几十分,才能没掏一分助学费就考进了海顿。
海顿中学风格偏西化,新生开学事情极多,除了新生晚会,班干部的竞选,就是校学生会和各个社团的招新。与一般高中不同的是,海顿中学不仅非常注重学生课堂上的能力,也很注重学生课外的能力,课外社团评分是算进学生档案里的。学校发展极好的社团不少,特别是运动社团,诸如篮球社,足球社,一直是全国高中生联赛的四强,也不少次捧起过冠军杯。
新生晚会办的特别热闹,甚至是聒噪,规模和节目据苏夏看来,比自己曾经上的大学的迎新晚会都要好,看台下的学生们情绪也很激动,当据说是学校音乐特长生的四个女生一起上台表演合唱的时候,整个大礼堂瞬间被口哨声,掌声,喝彩声给挤爆了,居然有几分像是在办演唱会的气氛。只是苏夏不太受得了这么热闹的气氛,新生晚会只待了半小时不到就偷溜走了。
因为海顿中学是学分制,参加社团活动又能增加不少学分的缘故,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参加那么几个社团。学校的社团大概有十几个,吴慧晴和冯裕美一个去了篮球社,一个去了足球社当拉拉队,用她们俩的话说就是:这样的社团又不用她们亲自上场比赛,只要在台下摇旗呐喊就好,社团成绩好了还有学分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俩人还准备让苏夏也加入她们的队伍,一起弄套拉拉队的清凉队服穿穿,苏夏却早早的就选了书法社,让两人扼腕不已。书法社是个极冷门的社团,活动也不多,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社团活动,每个社员只要写一篇大字就可以走人,在外人看来很是无趣,苏夏却喜欢这样的无趣。她本性就不喜热闹,也不觉得自己能适应得了那些蹦蹦跳跳需要大运动量的社团——光是让她想想自己要穿着清凉的抹胸短裙,在篮球场上挥舞着彩团跳来跳去做一些助兴的动作,就浑身汗毛直竖。
谁知她前脚刚在书法社社长欣喜的目光中签了“卖身契”,后脚就被霍亚宁找到班里去,硬塞进了手里一张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