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相似的经历(2 / 4)
下的蛋除了柳四娘和杨宝弟能吃外,都攒着拿到镇上去卖了。
这种行为杨初月并不感冒,她现在的感觉和上辈子差不多,都是家里多余的一份子,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人。
杨宝弟调皮的很,性子很显,想哭的时候就大声哭,不开心的时候就发脾气,还不到一岁就学会了使小性子,还会给人摆脸色。柳四娘想好好教育儿子一番,但杨老三心疼儿子不让柳四娘打。
杨初月四岁,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割猪草,喂猪了。因为劳动力不够,家里的吃的依旧不多,但情况比杨初月刚穿来的时候好了一些。
家里的鸡蛋能卖钱,过年的时候肥猪能卖钱,虽然钱不多,但能穿得上一件补丁少些的衣裳了。但家里通常是稍好一些的衣裳都是柳四娘和杨宝弟的,柳四娘穿旧了的衣裳拿来改小了给杨初七穿,当杨初七不能穿的时候,再改小了给杨十三。如此这样类推下去,杨初月穿的衣裳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就布料做的了。
柳四娘手巧,她做的衣裳比桐安村所有媳妇做的都好看。虽然穿在女儿们身上的衣裳是旧衣裳改的,但那活计依旧看起来精致。
吸取上次的教训,杨老三在家里养了两条黑色的大土狗。两只黑色的土狗是他去年在镇里卖鸡蛋的时候捡来的。两条土狗都很凶猛,杨老三就把它们养在猪圈旁看猪。今天家里养了两头肥猪,柳四娘估计能多卖几两银子,就商量着在过年的时候扯几尺布给孩子们做新衣裳。四个女孩听了,都兴奋得不得了。
杨初月经常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在小山坡上看到不少野菜。因为这里秋天多雨,小山坡上经常有野木耳,有蘑菇,但那些蘑菇大部分都不能吃。杨初月割了一背篓猪草,然后在坡顶上转了一圈,看到有不少野菜,但奇怪的是都没人摘。
上辈子她干超市这行,多少知道一些蔬菜方面的知识,这些山头上有好些野菜都能吃。城里人在吃惯了食疏之时,闲暇之余还弄些野菜回来吃。野菜长在山野乡下,没化肥浇灌,没打农药,最纯天然无污染最有营养价值。当时她超市里那些野菜很受欢迎,通常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杨初月终于明白这里的人为什么不吃野菜了。他们不知道那些能吃,割回来要么拿去喂猪,要么拿去茅厕里发酵当大粪,然后用来给庄稼施肥。
山里的人传统守旧愚昧,盲目的相信古训和先祖留下来的说法,只要那些祖先们没吃过的东西,他们绝不往嘴里送。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