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镇 (四)(3 / 4)
着四头已经尝过了人类血肉味儿的猛兽正等待着他们。
那个男人在狮子的獠牙下嘶吼和诅咒,男孩能够听懂的不多,但他隐约记得,其中有着一个他颇为熟悉的女性名字,还有一个单词,“报仇”。
圣经里说:“因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报仇的时候决不留情。”
这句话还是那个被临死的男人喊着的女人教给他的,她和撒沙的妈妈凯瑟琳那样,孤身一人来到镇子上,她到这里存求庇护,为此要付出很多钱,因为镇子里的人不能免费保护她,“若有所求,必有所失。”男孩的妈妈阿兰太太这样说过。
男孩不是很明白,他只知道,他曾经在这个女人身上看到过得的衣服,首饰,包很快出现镇子其他女人的身上,就连自己的母亲阿兰太太都戴着她的一只手表,她纤细的脖子与手腕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从黑奴时期遗留下来,锈迹斑斑的镣铐,而且她还得不停的干活,收割熏衣草,采摘葡萄和多刺的橄榄,晚上还得教镇子里的孩子写字和读书,他曾经尊敬地叫她老师,却被阿兰太太好好地训斥了一顿,因为这是她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她还是个“娼妇”。
他的哥哥说,她是镇子上男人们共有的“娼妇”。还说,如果他们足够大的话,她也会是他们的“娼妇”。
他不想要“娼妇”,他只想要“老师”,那个温柔的,耐心的,会摸他头发说好孩子的老师。
她消失的和到来时一样突兀,某天晚上,男孩问起她为什么还没有来上课的时候,阿兰太太告诉他,通过全镇人的投票,他们决定不再庇护这个“娼妇”了。他们打了电话,她被一直追猎着她的人带走了,而镇子里的每个家庭都得到了一笔免息贷款。
男孩无法继续看下去,被他的哥哥们嘲笑,他们叫他“奶娃娃”,他乘着自己的妈妈又一次跑去投票的时候滑下椅子,在座位下面爬行,逃出了那个地狱般的帐篷。
他跑了出来,却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因为镇上所有的人都去了马戏团。最后他想起了这里,他答应过,看完马戏后会原原本本地和撒沙描述一番,还允诺给他带上一包爆米花。
男孩把头埋进松软的羊毛里,痛苦地啜泣起来。
***
撒沙闭上眼睛,他能够清晰地嗅见那股血腥味儿,活生生的,滚热的,鲜红的血,只有人类才能有这种血,带着特殊的,令人作呕的味儿。
曾经有不止一个医生研究过撒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