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2.1(7 / 14)
论如何也比不上前头这些的。
周芸芸只归整了最值钱的压箱金子以及金银首饰,至于门面房的地契和房契,则是被她塞到了首饰匣子的底层,并连同匣子一并搁在了梳妆台的柜子里。
做完这些个事儿,已经是下半晌了。周芸芸直起腰板,只觉得累得慌,又吃不准来的客人是否要留下用晚饭,便打算去前院瞧瞧情况。
彼时,周芸芸尚且不知晓,客人之一干出了多么丧心病狂的事儿。
……
……
来孟家拜访的两位学子姓柳,俩人身上皆是秀才功名。他俩的天赋兴许并不如孟秀才,好赖也在父母长辈的督促下,在及冠前考上了秀才,也就是孟秀才守孝错过的那一次。
依着原本的人生轨迹,柳家两兄弟得比孟秀才晚三年下场考举人,且基本上没啥通过的可能。如今,因着孟秀才意外的守孝三年,他们仨倒是凑到了一块儿,只是对于柳家两兄弟而言,希望仍然渺茫。
万幸的是,柳家的情况跟孟家截然不同,哪怕离富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柳家也完全不愁吃穿。事实上,作为耕读之家,柳家一门所有的男丁皆选择了读书这条路,女眷则负责照顾家里人,偶尔做些女红。至于家里头的生计则全倚赖田间出产。
其实,如今的周家也完全可以如此。
一般的主家和佃农的分成都是七三开。主家什么都不用干,只出了地就可以拿大头;佃农累死累活的干一年,却只能拿小头,便是如此也只有赁不到田地的佃农,没有雇不到佃农的主家。也就是说,但凡拥有足够的田产,哪怕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绝对饿不死冻不着。
柳家也不过拥有上百亩田产,比周家少多了,倒是跟三囡名下的田产差不多。不同的是,柳家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了,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
而周家那头,因着当家做主的人是周家阿奶,她又素来标榜废物不用活着,倒是真没人敢光歇着不干活儿。
撇开周家不说,像柳家这种情况的人家并不在少数,毕竟勤劳致富可比不上一朝登朝堂,若真的毫无天赋也就算了,大不了帮着家里收收租子算算账目,但凡稍微有点儿出息的,那就绝对会一直走这条路。
来孟家拜访的这两位柳秀才便是如此,哪怕明知晓更进一步的希望渺茫,他们还是坚持要去试试看。当然,在这之前跟真正有天赋的人搞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柳家世代走的都是这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