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5 / 6)
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在这档口,周家阿奶又宣布了一件事。
准确的说该是一连串的事儿。
首先,阿奶准备买下自家附近几块零散非耕田的地,价格倒是不贵,便是加上契税也不过五六两银子。
接着,她打算沿着自家宅基地围上一圈的栅栏,既防贼又防家禽跑出去,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将原本在后院的鸡窝挪到前头来,空出来的地方再搭个粮仓,多囤粮食。
再之后,还要另盖一排房子,毕竟几个孩子都大了,尤其二山和二河都到了娶媳妇儿的年岁,正好忙过秋收后办喜事儿。
最后,也是最为耗时耗力耗钱的一项,打水井。
杨树村是有水井的,整个村子就两口,一口在村头,一口在张里长家。周家先前吃喝不愁,阿奶也攒了一笔钱,却从未打算过要打水井。
这是因为打水井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儿,跟盖房子不一样,整个杨树村压根就找不到一个会打井的人。也就是说,周家阿奶在决定要打井之时,就已经想好了去镇上找专门打井人过来干活,且这里耗费的时间至少会在两个月以上,花费则在二十两银子往上。
尽管经历了吃大肉穿新衣,还有仨小子去念书,可直到这一刻,周家上下才清晰的认识到家里有钱了。
又因着周家素来都是阿奶的一言堂,她说这些完全只是跟家里人打个招呼,而不是想要寻求意见或建议。等阿奶说完,其他人听完后,就接着该干啥干啥去。
倒是周芸芸,随着伯娘堂嫂们做完了全家人的夏衫,她又闲下来了。倒不是完全不做饭了,而是她只负责下厨,其他类似于捞鱼宰杀清洗切丁的活儿,都被别人包圆了。于是,闲下来的周芸芸特地逮了个空档关心了一下自家弟弟。
大金跟着孟秀才读书也有一段时日了,比起被各自的阿娘抱以极大希望的三山和三河,大金这头,阿爹和阿姐都未曾给他任何压力。好在他本就聪慧,便是没人逼着他,也依旧在三人里拔得头筹。
见自家阿姐忽的关心起了自己的学业,大金只道:“孟先生人很好,对我们都很耐心,我也有很认真的听他讲课。可是阿姐,我想了想,还是不打算走科举这条路。你不要生气,我可以解释的。”
周芸芸很想说自己一点儿也不生气,事实上她压根就不觉得大金有能耐走科举之途。
这么说罢,在古代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其概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