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3 / 4)
,何悦只是指着上面的图解释道:“皇上,臣侍上抒写的是细节,但论话语只有一句。”
“削除贵族世袭之道,广招天下文人武略,由皇上你亲自提名入朝为官。”
只是一句简短的额话语,但萧楚然和冷亦轩已经丛中感受到了这句话背后带来的影响。
“等等,悦君,你的意思是让玄明国所有百姓都参与这种科举制度。”
何悦点头,“是的,从乡试到府试再到会试和殿试,也就是让那些文人才子通过乡试有了童生的名号再到府试的秀才,考上秀才者一律免去家中税负,拥有了秀才功名才可进京参加会试,会试提名者为举人,举人是可以在各地乡镇、州府为官,官职无须太大。而会试前三者可以进宫参加殿试,也就是皇上亲自出题会考,最后由皇上金榜题名第一的状元,第二的榜眼,第三的探花。”
纸张上很详细解释了科举制度的流程,再加上何悦说着科举制度带来的好处,别说萧楚然心动,连冷亦轩都惊喜万分,这就是他期盼已久的东西,未想到何悦会是最先给出这份惊喜的人。
“悦君,楚然甘拜下风。”萧楚然朝何悦行了一个大礼,吓得何悦赶忙上前搀扶,“楚然,你这是做什么?”
“悦君,你可知你今日呈上的是什么吗?”
何悦当然清楚,这套制度可是宋朝有名的制度,但是这一套也有一个漏洞,就是重文轻武。所以在此的科举制度上何悦也稍加改动,提出了武状元这一功名。
“武状元,是通过比武提名的?”
何悦点点头,将视线落在冷亦轩上,严肃道:“亦轩,不可重武轻文,也同样不能重文轻武,两者必须互补,也就是所谓的平衡,武才之人可以通过比武考取武状元称号保卫边疆,文才之人通过殿试金榜题名状元入朝为官觐见良言,发展国强民富之道。”
“好一句国强民富。”
何悦回头,看见拍手进来的冷云耀,只是淡淡一笑,随后朝冷云耀行了礼,冷云耀笑着看向冷亦轩,“皇上,臣认为你该给悦卿进进位份了。”
冷亦轩淡然一笑,萧楚然鄙视了冷云耀一眼,何悦背上发寒的看向冷亦轩,冷亦轩沉默一会,才道:“时候未到。”
不是不进,而是时候未到,冷云耀和萧楚然一同露出笑容,何悦只能红了红耳朵,看着冷亦轩盯着仔细同冷云耀谈论科举制度,何悦心也舒畅了许多,上前说道:“臣侍不打扰皇上,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