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使人听此凋朱颜(续)(7 / 8)
道。“天气炎热,今日也不可能到军营了,不如你们在此安营暂歇,我再去联络一下军营,最好明日多派些车马来接。”
刘范并没有计较对方话语中的失礼,而是本能去看庞羲,后者会意,便咬牙起身:“我随你一起去见赵公!”
小校不以为意,随即,二人不顾炎热,一起打马向南。
就这样,半夜无事,蛙鸣蝉叫不断,广汉太守刘范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却不是因为耳边噪音,而是因为心中懊丧至极……他一会后悔自己当日糊涂,竟然中计出城,一会又后悔自己当夜没有咬牙疾驰回城内主持局面,还后悔自己没有第二日一早便举兵攻城……总之,无论如何,身为一个孝子,在眼下父亲生死不明的情况下,没有与父亲同生共死,总是有一万种理由来苛责自己这几日的懦弱的。
当然了,刘范也存在着某种理性,他知道庞羲话里的道理,既然叛军一夜便能控制整个城池,那必然是东州士和蜀地人一起皆反,这种情况下除了赵韪没有人可以从容应对这种局面。而严颜那里,相较于赵韪这边,实在是各方面都有些差距。
就是在这种激烈的思绪下,刘范终于勉强入睡,然后居然梦到了自己年幼时追随父亲一起在阳城山隐居的那段日子……彼时生活虽然清苦,虽然父子二人并无半分职爵在身,却也算是生活坦荡了,如何到了今日这种地步呢?
是因为父亲起了不该起的逾越野心?那一千多辆车子可是明证。
但是,身为孝子,即便是在梦中其人也本能反对这种将责任扔给亲父的行为……一定是自己这个儿子太无能了!若自己有燕公那般本事,区区蜀地,一年早已经经营的如铁桶一般,说不得还能在有生之年让亲父得偿所愿呢!
何至于有今日之困呢?
翌日天明,不等庞羲来迎,心中焦躁的刘范便催促随行人员趁着夏日酷热未至,尽早赶路……众人虽然疲惫,但也知道此时正适合赶路,便也都无怨言。
更别说,行不过数里,即将出得峡谷之时,众人便遥遥望见一彪军马旗帜在谷口相侯,然后一时欢呼。
刘范见状也同样大喜,其人强打精神,昂然勒马上前,临到数十步外眼见对方纹丝不动,却又一时奇怪,不免边走边问,边行边缓下速来:
“庞中郎将何在,如何不来见我?赵府君又在何处?尔等如何不来见礼?”
对面军官相顾无言,却是随着其中一人微微努嘴,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