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4 / 5)
过明日,就能将许城的卷子改完,出来初试通过的名单了。接下来就差其他地方将结果整理送来,这则是急不得的。
既然连需要批阅的考卷最多的第一场,都能在时间上显得充裕,那接下来的几场,想必也能顺利进行。
燕清也不多留这些快脱一层皮的改卷官了,又念今日是乞巧,虽都是些大老爷们,也给他们备了份礼,由他们转赠妻女,再加了顿可口精致的宵夜,算是同乐。
倒叫他们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燕清并没留下与他们共饮几杯,而始终惦记着吕布设宴接待刘表的事,趁这会儿还不算晚,整理一番仪容衣着,便潇洒上马,在许褚所领亲随的护卫下,径直往那宅邸去了。
月色醉人,燕清却有些心不在焉,一路上都顾着琢磨刘备去了。
无论是刘表还是刘备,都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在如今过得甚不如意,自忖孤立无援的刘协心里,就是上好的臂助。
尤其刘备身为中山靖王之后,是孝景皇帝的玄孙,虽远了一些,真追溯起来,在血脉上还是当得起刘协一句叔叔的。
最重要的,还是刘协目前处处受独掌大权的吕布制擎,身为堂堂天子,却有名无实,根本无人可用。只要他想改变现状,在有限的、能在吕布眼皮底下合理地接见外臣的机会里,乍来个看着气貌不凡的英雄人物,自是不肯放过,要大力拉拢。
这不,在燕清将刘表将要来许朝贡的奏章上呈后,一向在吕布所求之事上拖拖拉拉,就为膈应他的刘协无比痛快,同意等刘表一到,就在次日设朝接见。
当然,倘若换做刘协大权在握的时刻,肯定不多看刘备这近似于上门打秋风、一堂三千里的穷亲戚一眼的。
尽管燕清预料到这点,却没想过要去阻拦,甚至还打算顺水推舟,为这对“牛郎织女”的相见,好心建一回鹊桥。
叫小皇帝重新燃起希望,撺掇大臣们为他夺回大权进行谋划,他们才会浮出水面。
而燕清,也才能将朝中暗藏的忠君反吕者一起揪出,一网打尽。
毕竟他已大幅度改变了历史的行进轨迹,领头的董承和董贵人一开始就没能存在,那参与进衣带诏的官员,也肯定不会是同一批了。
待科举考试结束,吕布在外征战的日子就将增多,许城就断不容有失。
贾诩等人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坐镇,没准需要抽调随军,那就得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