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4 / 5)
清二楚,知道他曾在袁绍麾下效力,因无法忍受对方光会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其实思虑多端,又无决断之力的缺点而离。听到这话,就知他跟自己想法一样,不由笑道:“雕虫小技,怎配在智通天地的奉孝面前卖弄?”
郭嘉不理燕清的调侃,直白道:“此乃借刀杀人,欲借主公之手杀袁熙也。足证绍营中暗潮汹涌,心散不弃,兄弟不和,是可乘之机,堪经利用。”
在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刻,来这么一封美其名曰劝和,实际上挑衅意味十足的信,可不真是打着要激起一向轻躁易怒的吕布的火气,杀死使者袁熙泄愤的主意,从而让双方彻底撕破脸来决一死战吗?
袁绍怕是轻信了各怀鬼胎的谋士的话,否则以他护短而优柔寡断的性子,再偏心,也是虎毒不食子的。
燕清颔首,语气笃定道:“定是辛评、郭图所为。”
这事儿虽在史上不曾发生过,燕清却能按照三兄弟的关系来进行判断:在袁绍死后,支持长子袁谭继位的是辛评和郭图,而不惜篡改遗命,也要让幼子袁尚继承的则是逢记和审配。袁熙自身势微,无意也无力争抢嗣位,却是一股可以拉拢的莫大助力。
只是袁熙一向唯他父亲马首是瞻,连这回被派来凶险之地,也只心里悲然地认了。那袁绍屡次流露出欲立袁尚为嗣的意思,袁熙自也会自愿奉弟弟为主,且不认同袁谭为争权夺势而内讧的作为。
见到他对袁绍的忠心后,袁谭那派人自然就把他当成了袁尚的臂助,除之为后快还来不及,哪儿会讲究兄友弟恭?
要是吕布一怒之下斩了使者袁熙,等同于断了袁尚争位的臂膀,又让双方开战、激起袁绍的不死不休的悲怒报仇之志,还能完美推卸掉责任,摆脱嫌疑。
郭嘉好歹在袁绍帐中呆过一段时日,对那些明争暗斗心里隐约有谱,不免厌恶,也是导致他速离的原因之一。
不料燕清从未踏入过冀州境内一步,连袁绍的面都不曾见过,却对此知之甚详,且顺手拈来,毫不费力,着实不可思议。
郭嘉顿了一顿,再看向燕清的目光,就不禁多了几分奇异之色。
比起来年将有大旱这种虚无缥缈的预知,他更看重这份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切切实实地表示了佩服:“重光所知,广而无涯,无分巨细,嘉甚钦之。”
燕清自觉不过是占了知道历史的便宜,半点不觉得这些推测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料被真正的牛逼谋士给夸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