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3 / 5)
既然重光道来年将有大旱,那现在起,便应多作准备,将此事好好利用起来才是。”
老天降下来的灾厄,跟人祸不同,是那么点蝴蝶效应改变不了的。哪怕不是明年,也会在后年发生,鉴于历史强大的惯性,燕清对它会否按时出现,还是颇有把握的。
他虽非悲天悯人的性格,对频发灾害下度日艰难的百姓也难免痛惜,只是在无可避免,却又事先得知的情况下,不但能对此作以预防,还能转劣为优。
古代当然不可能拥有南水北调一类的先进技术,就燕清所了解的,不外乎是充实粮食储备,兴修水利,改善灌溉和农耕技术,灾后减少税赋,移民就食的一些常规手段。
在技术改良上,掌握先进知识的燕清倒是有着旁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只是他精力有限,之前虽也有意去做,多是为扬州南方地带那落后得太过可怜的灌溉系统所作出的设计改良,农具上倒暂时无暇去做任何改动,只一昧将从府库里收缴来的农具免费发放给流民,又将税赋放轻,让他们满怀感激,鼓励他们留住此地耕种。
经郭嘉这一提醒强调,燕清对它更加重视起来,倒是很快就想到两种耐旱耐瘠的植物了:一种是只能做马食的苜蓿,另一种则是自唐朝起,才因这些特性得到重视,被广泛种植的荞麦。
是了,荞麦!
说实话,荞麦自几百年前就位列八谷之一,不似苜蓿,起初还是个张骞跑了趟西域带回来种子的稀罕物。
只是荞麦直到唐朝才得以普及,种植手法一直不得提升。
燕清心里一动,不由自主地看向一言不发的吕布,这一下就对上了一道深沉的目光,不禁猛一激灵,倒是想起了另一茬来,惊讶道:“且慢,清何时说过这话?”
郭嘉白他一眼:“就在刚刚。”
燕清稍稍回想片刻,才忆起自己在暴怒时,确实曾说溜嘴,却仍是难以置信:“你怎就这么轻而易举地信了?”
郭嘉默然无语地跟满眼震惊的燕清对视一眼,摊了摊手,反问道:“不然?”
吕布左看右看,飞快送上一记发自肺腑的马屁:“重光有仙人姿貌,得上天教授,会些仙人手段,偶能窥破天机,不正是理所当然的?可得重光辅佐,实乃布之至福啊!”
郭嘉:“……”
燕清被这一串拍得哭笑不得,倒顾不得跟他置气了,借着矮桌的遮掩,他左腿往身旁一身,暗中踹了吕布那肌肉硬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