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5)
就在黎翰之遇害事件的调查结果宣布之后,研究所专用警队的另一撮小分队又提交了一份报告, 证明向濯咬舌的时间与审问人员泄露“黎翰之遇害”消息的时间高度重合。
报告中还附上一份心理研究报告, 从向濯的细微动作表情入手, 辅助证明黎翰之的死亡正是导致向濯自杀的决定性因素。
这份报告无疑是对着板上的钉子重重敲了一锤,把那根钉子彻底砸实了。
随着更多的证据被仔细分析过后白纸黑字地提交过来,而所有的分析结果都指向同一个人,往日备受推崇的黎翰之教授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形象逐渐崩碎成渣,乌黑恶臭的粉末落了一地没有人捡。
再也没有人提起他的好脾气, 他的宽容温和,他的兢兢业业与丰功伟绩。
人们过去对他多么尊敬,如今就对他多么唾弃,连他的名字都耻于提及。
邢博恩接手工作的过程十分顺利,没有人质疑她的资质。这一方面与她来到研究所后的显著贡献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潘慎之。黎翰之已死, 现今潘慎之便成了众人心中的顶梁柱,潘慎之亲自选中邢博恩, 众人没有不服的。
经过一开始有些忙乱的适应期, 现在邢博恩对付这些工作已经得心应手起来。
Ⅰ型解药,即针对感染病毒不超过两小时的感染者的速效解药,迅速成为负四层的一大工作重点。
Ⅱ型解药,即针对已经发病的半感染者的慢性解药,虽然同样很受重视,但遇到资源冲突时要为Ⅰ型解药让路。
说到底,速效的Ⅰ型解药才是邢博恩的个人成果,因此接手工作之后,白天除去处理工作事务,她有一半的时间在Ⅰ型解药研发实验室里。
Ⅱ型解药虽由邢博恩作了改进,但这最初是邢愈的成果,不论是她来研究还是别人来研究,差别并不大,于是她任命李知哲为Ⅱ型解药研发组组长,自己很少再去参与。
而到了晚上,邢博恩回到六号实验室,剩余的时间便属于她和丘杉。
她又收拾了铺盖从负四层宿舍搬回实验室,晚上还睡那张手术台。睡眠时间被她压缩到六个小时,常常不到六个小时。
邢博恩夜夜认真研究着搞到的两份人脑标本,试图弄清楚人脑对半感染者身体恢复的助益出于什么机制。
幸好丘杉口味挑剔,对标本不感兴趣,表现一直非常淡定,否则邢博恩还得重新找个实验室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