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认真(2 / 4)
致对那碗汤行了一小会儿注目礼,才几乎虔诚地端起来,小口小口地品。
杨若愚一边唠叨一边又端了一碗出来:“不过你也是的,羊城春天这么燥,得自己注意着点儿。人家广东人之所以祖祖辈辈煲各种汤,是气候使然,有科学性的!咱们外地人得入乡随俗,你看你,嘴唇都干成什么样了,也不知道管管。”
张致一边用勺子舀银耳吃,一边嘿嘿乐:“这不是有杨老师帮我管吗?”
杨若愚白他一眼:“我才懒得管!”又接着批评教育,“真的,你来的时间不长,可能感觉不到,再呆个一两年,你就知道上火和湿热的厉害了。”
张致点点头,虚心受教,仰头把最后一口汤喝下,温热的汤汁滑进胃里,给肠胃带来了浓浓的暖意,连带着心脏也感觉暖烘烘的,不知怎的,竟平生第一次从心里蹦出了“一辈子”这个原本以为跟自己毫无关系的词来……
不知道是不是杨老师的苦口婆心起了作用,张致后来跟广东朋友接触时,还真的特意向他们讨教了关于食补的一些常识,都觉得特别有道理。活了三十多岁,突然发现原来食物并不只是用来满足食欲和口感的,简直可以说神奇。
于是张致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吃辣的和油炸的食物,开始对山药制作的所有食品感兴趣,开始关注各种名字长到记不住的汤都有什么功效——当然,这样做很大程度是为了讨好杨老师。不能不说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效的,比如当他们再次一同外出吃饭时,张总为最近有点儿上火的杨老师点了一例鸡骨草煲猪骨,就得到了赞许的目光一枚。
这段时间蒋琛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忙得不可开交,跟杨老师都好久没一起打球了,自然也没时间去想许冰砚的事儿,他自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
但事实证明蒋琛的第六感非常不准,这不有一天他又从老板那儿领了一大堆作业出来,刚刚千辛万苦走到宿舍楼下,就看见了许冰砚,怀里的东西差点儿没撒了。
“冰砚?”蒋琛对他笑笑,心里讽刺道,终于知道我宿舍在哪儿了有进步啊。
“阿琛,我们谈谈。”许冰砚上前一步,拉近两人的距离,低声道。
蒋琛却不着痕迹地后退了一步,仍微笑着,就像是真的好奇似的问:“谈什么啊?”
“谈我们的事……”许冰砚坚持道。
“我们?”蒋琛开始头疼,“我们还有什么需要谈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