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7 / 7)
将他纳入正式的编制之中,对它的职权有所限制。
此外,也有之前顾文珩挟威进入御史台,对于如今的结构进行冲击,到现在也没有稳定下来的原因。这个时候进行改革比较容易。而且顾文珩余威犹在,将他提上来管事也相对容易。
皇城司拆分之后,大部分都可以并入监察院——按照平安的设想,监察院同样要在各地成立分院,皇城司那边的人并过来正好合适。不过王从义所领导的参谋部就比较难安排了。
他们原本就是皇城司改革的时候独立出来的,因为平安不希望太监过多的干涉皇城司事务。现在变成了监察院,就更不适合太监插手了。但这些人就这么撤掉也不合适,加上人数也不少,打散编入其他部门都很难做到。
平安思来想去,最后把人打包送到了张东远那边,为粮种的事情奔波。按照平安的打算,等到最初的粮种推广结束之后,可以成立一家种子公司,专门负责种子改良和销售工作,到时候后续这些出宫的太监,都可以在里面任职,将摊子铺开。
但即便他安排好了这部分人,改组的事情仍旧并不顺利。
顾文珩是赵璨的人,并且是那种身上已经打上了十分明显的烙印的。大臣们担心监察院以后就成了赵璨对付他们的机构,权力太大,难以遏制。冯璋虽然在其中尽力周旋,但是效果也十分微弱。
好在这件事情,赵璨并不着急,今年之内能够做成就可以了。
这件事情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入夏之后,才开始有所松动。赵璨毕竟是皇帝,他坚持的话,朝臣们实际上是拧不过他的。
这一次的退让好像也已经预示了什么,许多有远见的朝臣已经发现,皇帝对朝堂的掌控正在逐步增强,长此以往,总有一天朝堂会成为他的一言堂,到时候他想要做什么,就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了。
赵璨本身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乾纲独断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却是为大楚埋下隐患。
只是之前朝臣上书劝他选妃的事情让赵璨警醒,如果他不这样做,有朝一日平安的事情曝光,后果如何殊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