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4 / 7)
后,也在江南担任过一任父母官。当时治所便是这位友人的家乡。对方对他极尽结交,为他摆平了不少事,让顾文珩治理起地方来,变得非常容易。
承了这样的人情,对方待他又那么好,顾文珩自然心下感念,曾经答允过一旦有什么难事,就让他来找自己。
现在这人出现在这里,顾文珩心中顿时生出不妙的预感来。
果然,左右被屏退之后,这个友人便立刻向顾文珩吐露了“实情”:这位原州知州是他的叔父,关系十分亲密。这一次也实在是鬼迷心窍,才会做错了事。这位友人告诉顾文珩,自己已经劝得叔父回心转意,愿意将贪墨的钱粮都拿出来,只求顾文珩能够轻轻放过此事。
对方如此“坦诚”,让顾文珩十分吃惊。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开口的人并不是知州,而是一个根本不在官场的人,况且也没有其他人听到,这番对话根本做不得证据。因为就算自己说出去,别人也不会相信。
只是这样一来,顾文珩不免有些为难。
姑息这件事是根本不可能的,皇帝那里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而且从顾文珩自己的判断来说,这件事似乎还牵扯了朝中某位重臣,并且皇帝已经准备办他了,就是要从这件事入手!
如果自己现在收手,难道皇帝就会跟着收手吗?显然不可能。皇帝会找到其他的机会动手,但是他顾文珩的机会,却再也不会有了。
但是这位旧友又的确是帮过他很多忙,当初的承诺也十分真心,这会儿对方将事情和盘托出,若是自己直接拒绝,未免太过不近人情。而且顾文珩也很清楚,对方既然将这件事对自己说出口,其实已经没有了拒绝的余地。
毕竟这是在对方的地盘上。
所以他略略犹豫之后,便决定暂时先虚与委蛇。
因为他答应了要“考虑考虑”,所以那位友人立刻高兴起来,摆了酒席请他共饮,将人灌醉之后才送出来。
接连几天都是一样的情形,别说是其他人,就连顾文珩都疑心自己是不是已经被这些人同化了。跟着他过来的皇城司的人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向上面反映一下情况。
不过,对方的耐心显然并不多,这么几天时间过去之后,便要逼迫顾文珩给个确切的答案了。
顾文珩自然不可能同意。这几天他利用这个机会,频繁进出知州府,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只要拿到证据,到时候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