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5 / 18)
特旨不得予”的,祁明诚算是个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商人吗,把一个小商人直接封作了侯爷,叫其他的功臣怎么想?因为新皇威严赫赫,想着断头台那边的血流成河,无人敢直接反对新皇的意思。不过还是有几位大臣用隐晦的说辞劝了一劝。
皇上未说什么,却在第二日给朝臣们看了两本联名书。
一本是从西北来的,由着当年的欧阳千总起头——他如今也已经是大将军了——总之西北的兵将们对着祁明诚十分感激。一本是从南婪来的,这本更厚,一个个伤残的士兵们在联名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那种不识字的,就印上了手印。这两本联名书一出,还有谁敢否认祁明诚的功劳呢?他虽未上过战场,但这功劳可是实打实的啊!新皇道,你们都觉得他侯爷受不得,伯爷总是可以了的吧?
祁明诚的功劳,如果是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的,只怕大家还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但两本联名书一出,看到联名书上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大家就没法再说出“他不过就是弄到了点粮食”这样的话了。
于是,小商人祁明诚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祁伯爷。
皇上还赐下了一个“义商”之名给祁明诚。这估计是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了。就像是祁明诚原本时空中的历史上,当人们数算历史上知名的大商人时,一定会说起吕不韦。祁明诚虽然没有吕不韦那样奇货可居的本事。不过,但这个时空中的后世之人在数算历史上的知名大商人时,他也会榜上有名吧?
哦,对了!吕不韦集合门客们编撰了《吕氏春秋》,祁明诚也有《祁迹》呢!不过,祁明诚的《祁迹》不谈政事,只说风土人情。祁明诚笑自己眼界没有吕不韦高,可在民间却是他名气更大了。
“我这回算是占了皇上的便宜了?”祁明诚私底下对着赵成义吐槽说。
新皇那两本联名书看似是在给祁明诚做脸,其实却是在对着所有人传递一种信息——西北军早在几年前就被完完整整地捏在了他的手里。要不是当时还是荣亲王的皇上亲自操控了这一切,祁明诚能有机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吗?说白了,皇上只是借着给祁明诚封爵这件事情在敲打朝中某些人而已。
当然,也不能因此说新皇就不是真心要奖赏祁明诚的了。
不过,祁明诚得以封了伯爵,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的结果。
联名书的事情是瞒着祁明诚弄的,不过赵成义已经提前知道了,此时就嘟囔着说:“我还以为真是个侯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