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4 / 5)
小儿子!宁夫子自己是探花,他的大儿子也是探花,宁秀在省学中为人低调,却没有负了他探花父兄的才名,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赵三郎有次上街时,无意间瞧见了宁夫子的妻子被一位正值妙龄的姑娘扶着下了马车。
赵三郎对那位姑娘一见钟情。
宁夫子确实有位养在深闺中的女儿。那位姑娘和宁夫人有几分相似,八成就是宁夫子的女儿了。
赵三郎立刻就如同开了屏似的孔雀一样往宁夫子面前凑了,谁叫他接触不到宁姑娘呢?当然,赵家三郎很有分寸。于是,宁夫子一直没有察觉到他的险恶用心,只觉得他是个一心向学的勤奋学生。
得知宁秀是宁姑娘的兄弟后,赵三郎就又多了一个献殷勤的对象。
作为一个在人际关系上仿佛点亮了“玛丽苏”光环的人,赵三郎有心接近,即使宁秀性情冷淡,也渐渐和赵三郎成为了能够“以文会友”的朋友。宁秀确实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赵三郎有时觉得,哪怕他成为不了宁秀的姐夫或者妹婿,交到这样一个朋友也值得了。他从宁秀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听到这里,祁明诚忍不住问道:“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其实对宁秀起了心思?”
赵小妹摇了摇头,说:“哪能啊!他心里还想着宁姑娘呢,父兄都如此有才华,想来那位宁姑娘同样不是一般的女子了吧?三哥看着好说话,其实心里是很执拗的。不过,唯恐坏了姑娘的名声,他这番心思就始终藏在心里,哪怕是在四哥面前,都没露了口风。宁家人更不可能知道他的心思了。”
赵三郎的目标是,当宁家为宁姑娘择婿时,宁夫子能够想到他,宁秀也能想到他,那么他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三郎其实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上。由此也能看出他的纯情来。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赵三郎和宁秀之间的关系越发好了。
宁秀果然非常隐晦地对着赵三郎提起了他家中还有一位妹妹。赵三郎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为了不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他非常努力地维持着自己“正人君子”的一面,不敢让宁秀发现他对宁姑娘早有心思了。宁秀说他身上的荷包是妹妹绣的,赵三郎就艰难地把自己的视线从样式精美的荷包上拔出来,绝对不会再去看第二眼了。宁秀说某本书上有他妹妹写的批注,赵三郎立刻就不敢动那本书了。
当然,赵三郎心知不能矫枉过正,于是该夸的地方还是要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