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朝朝暮暮(19 / 21)
连天上的云都能造出来!
步惜欢托腮笑着,眸光亦比天云奇丽。
“娘,云本该在天上,为何在瓶中也会出现?”步朝霞甚是好奇。
暮青道:“因为天上的云也不是凭空出现的,阳光会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当这些微小的水滴越聚越多,空中就会出现白色的云絮和卷云。此后,云会逐渐增厚增重,聚集成离地面稍近的卷积云,再聚集成离地面更近的积云,最终挡住阳光,云层背后呈现灰黑色,形成仿佛触手可及的雨云,此时的水滴因又大又重而从天空降落,这便是雨。雨落到地面后有的渗入地下水中,有的露出地表形成泉水,有的落入江河湖海。而阳光会使这些水再次蒸发,直至再次成云降雨,所以,降雨是个循环的过程。但有时循环会减慢,会发生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此时就会发生旱灾——这就是今日娘想告诉你们的,每当大旱,百官都会上折奏请祭天祈雨,但你们要知道,降雨是个自然的过程,祭天对此并无助益。”
“也不能说毫无助益。”步惜欢插了句嘴,“祭天虽不能祈雨,但可安臣民之心。”
姐弟俩听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理解爹娘这番话,尚需时日。
“那如遇大旱,该当如何?除了祭天,朝廷就别无他法了吗?”步朝暮皱着眉头稚声稚气地问,似乎认为朝廷很无能。
步惜欢和暮青扬眉对视了一眼,其中意味心中自知。
暮青道:“大旱的成因除了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例如植被的破坏导致山林的蓄水作用丧失,从而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又例如农业灌溉不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等等。”
步惜欢道:“大旱一旦成灾,朝廷能做的除了减赋赈灾、安抚民心,别无他法。但此非朝廷无能,而是帝王之过。天灾难躲,人祸可防,仁政之道,非在于灾后济民,而在于防灾祸民,在于丰年之际,禁火可严?农事可修?禁火不严自是疏忽之过,但禁火令严却仍发山火,则是朝廷教化、官吏布政之失,此关乎学政吏风之治,而学政吏风之治非一日之事,需经年累月勤政不懈方可见效。而灌溉改革、水利农事则在于能吏,能吏之任用在于取士之策、用人之明。故而治国之道,在于居安思危,择贤任能,处事周全,计之长远,方可得久安之治。”
听罢爹娘之言,步朝暮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这是他第一次察觉出爹的道理比娘的道理更难懂,欲明其中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