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血浓于水(4 / 19)
了,莫非皆有佛缘?”
空相道:“国寺辰时鸣钟诵经,而你正逢辰时降生,世间同年同月同日生者虽多,可闻钟降世,听经初啼之子,唯你一人。你我的师徒之缘乃是佛前注定,并非为师胡言。”
“……呵!”恒王怔了半晌,置之一笑,“照这么说,当年大师乃国寺方丈,本王乃一国皇子,年年伴驾入寺祈福斋戒,若有佛缘,大师怎不早度化本王,叫本王在尘世中苦熬半生,这便是佛家所奉行的善法?”
“当年你因缘不成熟,不堪僧众清寂。”
“本王如今也不堪僧众清寂。”
“……看来王爷有还俗之念。”空相大师沉吟片刻,说道,“既如此,老僧备了条船,停靠在岛东,王爷若想离去,可趁夜色远行,此间之事交予老僧周旋。”
“就凭那一叶小船?”恒王有些意外,却讥嘲道,“小船若扛得住风浪,大师与本王何苦滞留在岛上?夜里风急浪高,海上暗礁密布,本王乘那一叶小舟出海与送死何异?”
空相大师道:“老僧已向皇后殿下求得一艘护洋船。”
恒王嗤笑:“那女子在盛京时人称活阎王,这些年来复国执政,岂是天真女子?她手里就本王这一根儿救命稻草,岂能不设防?本王哪儿也不去,就在此处等着,看这对名满天下的帝后何时前来弑父。”
说罢,他将僧帽摘下,弃在竹下,满头白发在日光里格外刺眼。
空相大师双手合十,说道:“明晚亥时大雾,乃离岛的绝佳时机,时不再来,施主三思。”
说罢,空相大师进了屋,留下了一扇敞开的庙门。
恒王望着门,半晌,抬头望起了天。
……
日光清浅,云淡风轻,上舱旁的东屋里,暮青立在窗前眺望着海岛。
身后,魏卓之道:“臣称观今日风云,明夜海上应有大雾,正是行事之机。”
暮青默不作声,只是望着海岛。
魏卓之道:“臣知道,父子至亲,替命是情分,不替亦断无子求父死之理,但天家父子非寻常百姓,天子之命关乎社稷,殿下向来看重人命,太上皇一人之命与天下民生孰轻孰重,望求殿下三思。”
魏卓之说罢顶礼而叩,屏息长待。
风声寂寂,几声鸟鸣入窗而来,音如刀剑出鞘,尖锐肃杀。
暮青的手搭着窗台,浅白的日光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