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颗粒归仓(3 / 4)
晒场和周围的地面,把一些零碎散落还带着皮子的收拢起来,用石磙字再碾压一遍,最后又筛出来一小捧高粱。
还有许多扬场时候被吹出去的高粱,都落在场边的土里,也要全都扫在一起,用筛子筛去土和沙子,拿回家放在水里用笊篱反复地捞上几次,把沙土都洗出去,最后把洗干净的高粱,摊在簸箕里晾晒。
秋收到现在,大劳动量的活计已经结束了,后面几日只要把粮食摊到场上晒干,就能拉到城里粮铺卖掉了。而且今年的收成也很不错,比之前许老头估计的还要好上了那么一成左右,所以全家人都十分高兴。
许老头盘算着说:“今年把苞谷多留些,高粱能卖得上价儿,拉一多半去卖,剩下的再拿些去换豆子榨油,自家少留些吃就得了。”
“就按你说的做就是了,先把拉的饥荒还上才是正经。”许老太太这回难得没有表示反对,家里其他人自然就更没有意见。
晒粮食算是很比较轻省的活计,所以也用不着大人,家里几个孩子轮流地去看着点儿,不时翻动一下就差不多了,大人们基本就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
而秋天除了是秋收的季节,也是山里物产丰富是时候,许家忙完秋收之后,女人们继续在家晒菜干、腌咸菜,地里的白菜和萝卜也快到了收获的季节。
男人们勤快些的就都背着背筐上山,从八月初开始,山上的榛蘑、榛子、松子、核桃直到冻蘑等等,能差不多一直捡到下雪为止。
蘑菇拿回来晒干,装在布袋子里,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在家炖一大锅小鸡炖蘑菇,是庄稼人忙了一年最好的犒劳。
榛子、松子、核桃等干货,既可以背到城里去卖,也可以留着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打牙祭。
许老头年纪大了,已经不乐意往山上跑了,每天去晒场转转,检查一下高粱有没有晒到时候,剩下的时间把家里的地窖拾掇出来,后来又给几个儿子家里的地窖也都修整了一番,把有些糟了的木头换掉,重新加固了一下,说着挺简单的,可全都收拾完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
高粱此时也已经都晒好了,许老头拈起几个用牙咬咬,点头道:“行了,装袋子吧,明天套车进城去卖粮食。”
许家自家只留出了三袋多粮食,许老头这边留了一袋多,许老大和许老三兄弟俩一家一袋,再拿出两袋去换豆油,其余的就都装在了平板车上,准备明天去城里粮行卖掉。
许老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