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94.1(3 / 5)
数,儿子虽未见过外祖父,却知儿女孙辈关心长辈之心,犹如长辈爱护儿女孙辈之心。儿子因此请父皇准许,让外祖父得偿所愿,得以回长安城安享晚年。”
棠落瑾的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惊呆住了。
众人都以为,宁家是太子最大的靠山,而最会打仗、最有打仗经验的宁山宁元帅,应当是太子最强有力的靠山。哪怕祖孙二人从不曾见过,但只要太子在,宁山这个外祖父,为了宁家的将来,就会屹立在边境,为大棠守住边境,为太子做最后的靠山。
因此就算是宁山每每假惺惺的送来辞官折子,有些看不惯宁山的人,也只是在心里头暗暗诅咒宁山一番,偷偷的拜佛求天元帝能一时糊涂,准了此事。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天元帝没有“一时糊涂”,他们的太子殿下,却“糊涂”了起来,竟当真为宁山说话,恳请天元帝允许了宁山的辞呈。
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尚书当即站了出来:“太子英明。宁元帅为我大棠奋斗多年,这些年来,不但鲜少回家,连着祖父祖母丧、父母丧、妻丧等等,皆有皇上夺情,许其不必守孝。然而,纵使是如此,宁元帅孝顺祖父母和父母,爱护妻子,不曾为其守孝,甚至都不曾回来见长辈妻子最后一面,宁元帅心中,岂有不遗憾的道理?且,宁元帅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有回长安,他不曾见到的,不只是宁元帅的幼女,还有宁元帅的七个孙子孙女,宁元帅都不曾见过。皇上就算不准备宁元帅辞官,也好歹要允许宁元帅回长安一次,让宁元帅得以享得天伦之乐,如此才算不负宁元帅从前四十年前在战场上的付出啊!”
天元帝沉吟不语。
众大臣接着就互相辩论起来。有的大臣支持夏尚书的话,有的大臣则极力反对。
“如今大棠和突厥边境虽暂时安稳,但,突厥虎视眈眈,一直在等着机会攻打大棠。一旦宁元帅回来,边境将才青黄不接,无人能顶替宁元帅,守住边境的位置,又当如何?难道大棠,还要像建国之初那般,难道皇上还要像武皇那般,被突厥打到长安城外,然后不得不再次对突厥俯首称臣,纳岁贡不成?”
“正是如此,此事万万不可!”
“这件事却并非绝对。如今边境之中,并非那么缺少良将。宁元帅和宁世子之下,尚且还有寒门出身的罗云、卫汤,太子的善堂出身的林四有、齐秋才,还有当年和宁山元帅齐名的左潜左将军的两个儿子左文睿和左思睿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将才?若说青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