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稳固虫洞(4 / 5)
馈各种数据,王世子也将大脑中的生物芯片激发到了极致,计算着这些反馈的数据。
接下来还五分钟内还会有近百艘侦查舰抵达坐标附近,大概十个小时后,整个立体侦测框架便能搭建完成。不过对于王世子跟现场的科学家来说,现在这段时间也不能浪费了。已经工作的侦测器发回的数据虽然比较零散,但是也具备很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些数据将被整理、归纳,并与现阶段远征一号所掌握的跃迁技术进行对比,看能否找出改进远征一号上跃迁技术的办法。
而当整个侦测工程完毕后,这些科学家的工作将更为繁重,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数据,研究出整个木卫系统到底是以何种方式改变了这一块的磁场,让整个黑洞通道进入完美运行状态的。虽然说现在地球文明还远远达不到布局星球的水平,但只要消化了这些数据了解了原理,将这些东西发回星瑶城,那么未来地球文明将可以通过类似的手段开始搭建星际虫洞。
这种技术的意义就在于将能使得一个文明在宇宙中扩展变得更为可能。
这就好像地球上将无数城市连接在一起的铁路跟高速公路一样,如果没有遍布的铁路跟高速,城市之间的联系将会削弱到极致。
而一个文明在宇宙中的传播同样要面临这种问题。
在现有的条件下,即便是远征一号在遥远的外星系找到了适合人类生存的殖民星,并将之改造成功,后续飞船也将星际移民带到了这颗星球,但是地球跟殖民星之间要如何联系?
按照现在的技术就是开辟出临时虫洞,然后进行空间跃迁。
但一来这种技术容错率低,大规模的使用稍有不慎就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来,每次开辟临时虫洞都需要消耗巨量的资源,以此为手段来让两颗星球间保持流通状态显然并不靠谱,三来,同一个空间位置开辟多次临时虫洞之后,可能会导致原本空间出现乱流,这基本上必然的事情,临时虫洞对于空间结构要求本就很高,适合的地方并不好找,频繁使用二到三次后,就会导致本来适合进行空间跃迁的位置,出现空间碎片跟乱流,就必须再次找到新的位置开辟临时虫洞。
这种情况下,如果未来地球文明只有一个殖民星还好说,殖民星多了,估计整个地球附近空间结构都会因为频繁开辟虫洞而变的不太稳固。
而搭建稳定的虫洞通道就不一样了。
当地球掌握了这种技术,便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太阳系的行星,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