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4)
朝堂上为着和谈之事硝烟弥漫,贾环心里也是七上八下,虽记不得太清,但他隐约记得,探春是和亲远嫁了的,莫非,就应在这次上?
这可如何是好,贾环心里跟猫抓似的,探春虽对他管来管去的,有时说话还带着刺儿,但贾环知道,她是真心关心着他的,不说别的,他的袜子鞋子乃至衣服,有许多就是探春亲手做的,其中所用心思可见一斑。
在王夫人还管着家时,探春就偷偷摸摸地给他,两人只能私下里见几面,待到王夫人“养病”去了,探春少了顾虑,他与探春相见的次数便更多了,这么些年下来,虽单纯从相处时间上,贾环反倒和惜春呆得更久,但他对探春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何况,从血缘上来说,这可是他最亲的姐姐了。
贾环心中忧虑,有时甚至升起些,要不别谈了,继续再打一仗诸如此类的想法,然而,事情终究不以他的心思转移,朝堂上吵了几天,两方吵得面红耳赤,但抵不过皇帝最后的一拍板,谈!
皇帝做了最终决定,太上皇也没发对,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可不是好差事,若是谈不好,说不得就要担上千古骂名。
其中几个主战派的官员,不怀好意地推荐了几名主和派大臣,尤其是这两天蹦跶得颇欢的那几位。
“几位大人既然主张和谈,且说得头头是道,想必心中早有沟壑,必能对着鞑靼人慷慨陈词,替我大秦谋得最大利益。”心里则暗戳戳地希望别谈拢,最好再打上一场,若能将鞑靼人打败,也能彻底解决这一隐患。
主和派中,有人是心怀大秦,真的愿意走这一趟,促成这场和谈,不愿再添伤亡。但也有人心中忐忑。
孙长清这两天拉了主战派的一推仇恨,自然也在推荐名单上,一听别人推荐自己,心中不由有些后悔这两天太过高调,但也因他太高调,倒不好当面推脱。只是,他如何愿意去和那些不开化的蛮夷打交道,想到鞑靼人茹毛饮血,毫不讲礼仪,孙长清满心忐忑,暗暗祈祷皇帝莫要点他。
可惜孙长清的许愿皇帝没能听见,皇帝钦点了内阁,兵部,礼部等几部中的一些官员,组成和谈使团,前往边境与驻军都统汇合,孙长清恰巧在内,林如海也被点为了副使,一同前往。
使团即刻出发,在边境与鞑靼人好一番唇枪舌剑,而京城里,上到皇帝,下到臣子勋贵乃至平民百姓,都一时陷入焦灼,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离开的使团上。有些百姓虽不甚明白朝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