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我很有才(1 / 4)
随着我动情的吟诵《葬花词》同学们都被我感染了。他们都能深切感受到林黛玉那中对寄人篱下,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美女老师也被我的吟诵所触动,不过当她看到我那坏坏的表情,得意的眼神后,很不服气。这个坏蛋,色狼,混蛋,没想到挺有才的吗!没想到能把这首词吟诵的如此之好,比那些什么所谓的大家都不差,反而要更好上很多。不过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也许他就是朗诵好一点,也许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想到这美女老师有发问道:“会背诵只是第一步,那你能不能说说你对这首词的评价?”
看着美女老师那得意的眼神,我就郁闷了,你说老子朗诵的如此之好,会没有没有点见解,为了彻底打败美女老师,我决定我奋战到底。于是微笑着道:“美女老师,这很简单。《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之一。《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与第七十八回中的《芙蓉女儿诔》一诗一文,堪称《红楼梦》一书中诗文作品的巨制双壁。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全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首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上脂砚斋的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宝玉之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宝玉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