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巨变(十一)(2 / 4)
陈克是他现在没有能力糊弄的。既然他知道自己糊弄不了陈克这个内行,他在劣势的情况下选择了一言不发。
陈克这次谈话的目的仅仅是让对方明白陈克的想法,他也试探着对方的想法。现在好歹是战争期间,不是展开大规模政治行动的时机。该打下去的楔子先打下去,至于到底会产生什么结果,就等到发动的时候再说吧。
视察完了核武器工程,陈克让那些如坐针毡的学界山头老大们先回去,他又留下来安排了核工业部门的科研体制,这才与中顾委的同志一起回郑州。
路上同志们讨论的很热情,拥有这样大威力的武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唯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核武器的生产周期以及超大的成本。现在再返回头看陈克对国内电力等系统的扩建安排,同志们总算是明白了目的所在。没有这样空前规模的电力网络,中国想扩大已经有极限趋势的生产能力,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陈克到是没觉得这些有什么特别的,在他原本的时空,中国拥有了核武器之后才算是大概能够保证本土不遭到大规模的外部入侵。毛主席对发展核武器的态度是“我得有”,至于有了之后么,毛主席说“核武器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陈克对此是极为佩服的。
后来中国一直没有加入所谓“削减核武器条约”,因为按照美国与苏联的进攻性核武器标准,中国加入条约之后,不仅不能削减核武器数量。按照条约的条件,中国还得增加自己的核武器数量才行。
在现在的时空,陈克已经下定决心,好歹得把核冬天理论给弄出来。中国能少造核武器就少造核武器。一个战略平衡的武器,平衡就行。当然这些不是现在该讨论的内容,中国现阶段还是以实验为主。距离这个阶段远的很。
有关世界局势的最新消息这么不到十天之内就出现了一大堆,丘胖胖“哭秦庭”一样的哀怨表现让美国有点感动,美国方面向中国提出了建议。
美国可以承认到现在为止在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获取独立的殖民地,但是美国认为关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归属权可以进行考虑。罗斯福提出了威尔逊“民族自决”的建议。这让中顾委的同志再次大笑起来。
陈克把澳洲与新西兰的白人都给送去印度,以民族自决的观点来看,那也是中国去决定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问题。这事情其实没办法深究,如果中国想抨击美国,那就大可与美国谈谈印第安人的民族自决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