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徐轲(今生篇)(2 / 6)
处理好家事,让它污了陛下的耳。”
姜芃姬眉头一挑,双目写满了不善,“你当真如奏折所言弄出了外室子,还闹上门了?”
徐轲:“???”
等等——
似乎说的不是一件事情。
徐轲问道,“什么外室子?”
这些言官都参了他什么内容?
姜芃姬简略说了一遍,徐轲险些被言官的逻辑吓到了。
“孝舆,虽说寻梅青春不在了,但也是陪你多年的妻子,上侍婶母,下养儿女,府邸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这么多年,早年你一直在外,她也没有怨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真背着她寻了外室,这不是让她没了脸?”
姜芃姬对徐轲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姜朝立国初期,婚姻法律也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归整。
男子可以纳妾,只要符合条件,祖上背景牛批哄哄或者自己牛批哄哄,亦或者妻子天生无法生育,男子年过三十就能纳一名良妾,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徐轲有资格纳妾但不带回家、过个明路,反而藏藏掖掖,最后还让外室和外室子闹上门,这对寻梅的伤害可是乘以二了。
传扬出去,不仅说徐轲帏薄不修,还会说寻梅如何如何不好,平日的姿态都是装出来的。
轻则被人嘴碎,重则名声扫地。
徐轲不是拎不清的,怎么在这事儿上犯糊涂?
“陛下,此事……臣也是冤枉的。没有外室或者外室子,什么都没有!”
有个比较奇葩的现象,外头的官员不好说,但在京的官员都比较克制,后院妾室不多。
搁在前朝,一个官员纳妾三四五是常事,说不定还有六七八个没名分的暖脚。
现在嘛,一则天子为女性,二则婚姻律法关于纳妾一项比较成熟详细,能钻的漏洞少了。
大部分在京官员后院的妾室都是建国前有的,建国后纳妾数量断崖式下跌。
类似徐轲这一类有资历又简在帝心的老臣、重臣,后院大多只有正妻一人。
当然,也不乏有一朝得势踹掉老妻的。
结果就是老妻找上言官,前夫被一撸到底。
韩彧这个丧心病狂的,重修婚姻律法的时候,着重提出一条——先贱而后贵者,不得去。
啥意思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