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安回京看儿子们(3 / 4)
。
“儿子在挑豆子。”
“这有什么用?”
“这孩子眼大但是心还不是很细致,所以虽然每句话写的很美观,可是不是每个字都写的很工整。所以仁杞和父亲商量了一下,把这黑豆和红豆都煮成八成熟,让他注意力度的挑豆子。”仁杞给孩子换完尿布就出来了。因为双生子需要的营养太多了,自己准备不足,所以只有头半个月有些奶水,于是给川哥儿和月哥儿喝了五天初乳就让奶娘喂了。还好他们两个不像团哥儿那么挑食,只要能吃饱就来者不拒,吃完了就睡很好打发。
“我听你阿公说你学了新的字体。”
“是的,儿子喜欢行书和楷书,阿公说先让我练楷书认字,有一定基础后学习行书。”团哥儿拿过一摞自己最近整理的,把阿公说写的还不错的给父亲查看。
“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卫安看到这句,不禁念了出来,又想到两个小儿子的名字。
“这可是有名的海战将军林则徐的名句哦,儿子可喜欢这句话了。”团哥儿最近在看名臣录,看到开国的海战功臣,仁杞看到这里对林则徐的介绍不禁有些无语,看来这里真是各种时空、人物错乱啊。
“听说你阿公把泊静阁清理了出来,准备把与之相对的泊静斋清理出来,做家塾,你若是楷书练出成就,就让你把这副对联写出来挂在泊静斋。”卫安鼓励团哥儿。
“儿子觉得不妥,当初阿公说给家里建藏书楼,起名时,母亲说了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而得名,阿公决定把这句话用大气有力的魏碑体来写了,挂在屋子里让作为家训让我们谨记。”
“想不到仁杞还有这样的文采。”卫安再次被仁杞的文采感叹。
“南方没有北方这么迈劲,多以诗书传家,私塾学堂也有很多,这是哥哥偶然从一个私塾中听到了,然后我就记下了。”我随便乱说着,这诸葛孔明那里是一般人,他写的家训更不得了。
“你要牢牢记住这句话,给后面的弟弟做榜样。”卫安摸着团哥儿的头。
“儿子知道了。”
“你带着豆子去里面看着弟弟慢慢挑吧,我和你母亲说说话。”团哥儿点点头和银叶一起拿着东西进了婴儿室。
“我这次回来,一是来看孩子的,二是回来跟父亲商量好了,你身子现在也养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