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2 / 4)
。
日军接下来又像历史上那样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然后兵锋直指平津。中国军队虽然奋起抵抗,却依然还是像历史上那样先失北平,后失天津。五月底,日军已经占领了平津,兵锋直指上海。沪淞会战已经一触即发。
上海危矣!中国危矣!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随着两国间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大批难民开始涌入首都南京。随着难民的涌入,房租一涨再涨,物价一升再升,不少人已经流离失所,三餐不继,大街小巷到处都弥漫着仿佛世界末日般的气氛。
随着整个中国陷入恐慌,连美国人也跟着紧张了起来,使馆上下人心惶惶,不少人已经随时准备着要撤离。
因为时间不对,陆秀从美国定的那批武器甚至还没来得及装船,她现在所能做的就只有像其他文人一样,谴责,谴责,再谴责!可惜,谴责注定是这世上最没有的行为,除了让加害者因此产生满足感之外,根本起不到丝毫作用。
战局令她深感无力,民生也同样令人不安。
距离卢沟桥事变爆发还不到一个月,南京城里却已经出现了大批乞丐。虽然她在回国后没多久,就已经预见到了最糟糕的状况,开始大批购入粮食。可惜,时间太短,粮食太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就算全部拿出来,也不可能起到多少作用。她悲哀地发现,比起战场上的情况,更需要她关心的反而是普通难民的生计。
逃难而来的人一般都带不了多少钱,面对南京这边掠夺式的物价,除了少数豪门富户,大部分平民很快就捉襟见肘了。还好现在时近六月,天气已经转暖,不然那些难民就算不被饿死,恐怕也会因为露宿街头被活活冻死。
无数人成功逃离了日本人的屠刀,却在自己同胞的趁火打劫之下,面临着即将被活活饿死的凄惨下场……
意识到这个事实,陆秀浑身冰凉。她原本对商人没什么恶感,此刻却对那帮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的奸商恨得咬牙切齿。她想起了历史上穷死了崇祯,却肥了满清的明朝勋贵富户,一时间百感交集。无论历史怎样演进,这世上永远都不会缺少为了一己之私,忘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白痴。
她名气再大,也只是个普通的文人与演员。这种时候,她第一反应自然想到了手眼通天的胡力。行动处地位特殊,如果要对付那帮奸商,身为行动处主任的胡力绝对是最佳人选。
当她表情忐忑地跟胡力说出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