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4|30.28.23.9.07(5 / 8)
就知道太皇太后成事不足,可没想到败事起来那真是一·泻·千里啊!
你说一个做母亲的,不喜欢大儿子,偏袒几个小儿子也是人之常情。只是,都是一个娘胎里面出来的,在明确大儿子为族长的情况下,谁都不会傻不拉几的去得罪对方。哪怕你是母亲呢,也不能明摆着嫌弃大儿,想要小儿子继承家产的用心。哪怕,你的偏心已经人尽皆知,只要你不承认,那么你的大儿子,乃至于长房的孙子曾孙也必须老老实实的孝敬你,为你养老为你守孝。
前提是,你没有在族人面前亲口承认想要让小儿子将大儿取而代之的决心。乱了长幼就跟乱了嫡庶一样让人忌讳。
太皇太后一句话就将贤王置于风口浪尖之上,等到明日早朝,等待贤王的就只会是御史们的口诛笔伐。这对一直注重名声的贤王而言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他才有那一句要儿臣命的话。
贤王不愧是贤王,让太皇太后闭嘴后,就直接质问心思险恶的皇帝:“皇上,您一定要在太皇太后的寿宴上当着所有皇族子弟的面问清楚此事吗?您的心里,什么是孝?”
大道理谁都会说。小皇帝抬出了太宗皇帝来压制太皇太后,那么贤王就直接抬出了国之根本来修理皇帝。
小皇帝心里有些慌张,陷害太皇太后是他的外公穆大人早就谋划的事情之一,故而早就找小皇帝演练过很多次,各种应对小皇帝也烂熟于心。可是贤王,小皇帝暂时还没有直面对方与对方对着干的能力,一看贤王出面他就慌了手脚。
穆太后一看自家儿子的脸色就明白这次算计太皇太后是他心血来潮,根本没有想过太皇太后败了后会有她的儿子们来替对方出头。不过,太皇太后有贤王出头,穆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宫里,牙尖嘴利几乎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穆太后单手压住小皇帝微微颤抖的肩膀,面色庄严,目光深沉:“贤王,太皇太后训斥皇上,那是皇祖母训斥孙儿,是天经地义。皇叔您训斥侄儿凭的是什么呢?凭着先帝不在了,哀家母族势弱?哀家听皇上背书,经常听圣人说忠君爱国、忠孝难全,忠字总是在前,可见忠君是何等的重要。可太皇太后口口声声皇上愚不可及,先帝任人唯亲。太皇太后的心里,什么是忠?嘲讽当朝君主,贬低先帝就是她老人家的忠了吗?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我大楚最尊贵的太皇太后?”
众人又是倒抽一口冷气。原来不止小皇帝霸气侧漏,穆太后的威仪也日渐深重了啊!身为大楚的太后,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