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4 / 5)
是我没常识吗?可是我看外面考公务员的人……好像没谁学八股文章吧?”
“岗位不同,所以报考要求不同。”相对于其他人,身为同桌兼室友,同时还是穆家姻亲的顾琅则对陈墨缺乏常识的状态十分了解。少不得细细解释起来。
自本朝效仿西方变法,改科举制度为考试制度,取消国子监、府学、县学改建公立学校,教育的普及度也日益增加。
但新法虽好,本朝世家勋贵却一致认为老祖宗传承千百年的东西也不能扔掉。所以在废除科举出仕的制度改为公务员考试制度后,还是在某些岗位的考核上增加了八股取士的科目。
至于如何区分这些岗位……那还得引申前朝对于官吏的定义。所谓官吏,官和吏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这种名词阐述说来就深了,真要是认真琢磨,只怕写个几十万字的长篇大论都不为过。
简要概述,官是掌权者,吏是执行者。
外面的公务员考试,大多是招聘执行者,也就是吏。而想要从吏转变为官,除了要求实际经验以外,还得在公务员内部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通过一项极为特殊的考试——八股时文。
唯有如此,才能顺利的从吏的身份转变为官。
当然,也有像顾琅这样的世家子弟,在大学念书的时候利用家族的影响力和寒暑假的时间到基层学习,等到毕业的时候直接进行公务员内部考核的测试,如果考试通过,也可以直接当官儿。
而每年从华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的世家子弟,有三分之一都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走入仕途。
正是因为如此,华京大学文学院才会被外界的人仰慕的称之为“小翰林”——
因为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在成长以后大多能称为掌控国家命脉的人,所以桃李遍天下的文学院在国内的地位才会如此崇高,影响力才会如此深远绵厚。
在这一刻,陈墨越发深刻的体会到文学院如泰山一般不可撼动的巍峨。
怪不得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自己是“自甘堕落”,“不务正业”,同那些或毕业为官,或继续求学钻研学问,甚至是在毕业之后回到家族帮忙打理生意的同学相比,他陈墨每天除了写作业就忙着演戏的行径还真是有点拿不出手。
古人有云志当存高远,又说无志,则不能学。估计在众人的眼中,陈墨这会儿就是“无志之人”。
看到班内诸如顾琅这样的同学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