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魏富堂破天荒离开青木川,上了西安。 (1)(10 / 22)
赵消磨时间的办法是写字,小赵每回写字之前都得青女给研墨,也不说要写字,只是往窗前一站,看着屋外的青山出神,青女就知道,小赵要写字了。小赵写字的时候魏富堂常站在小赵身后看,像看唱戏般,时不时地还要叫声好,表现出他对字也是会欣赏的。后来,魏富堂让魏金玉也跟着小赵学写字,他也跟着学。魏金玉不愿意接触这个古怪的后母,小赵对教魏金玉写字也没有兴趣,捏不到一块儿去,魏富堂就给他的女儿下命令,每天早晨必须写十张大字,写完了才许吃早饭,他陪着一块儿练字。
魏富堂用欣赏文化的目光,带有偏爱地看待大小赵,如同放大镜下观赏一对秀玉,连玉上的瑕疵在他的眼里也是天造地设的美丽,是毋庸置疑的难得。在这方面,魏富堂使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青女告诉冯小羽,土改的时候,冯明让她上台讲话,揭发小赵对她的迫害。她不讲,冯明说她不上台就说明青木川的群众还没有发动起来,是工作队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就让林岚启发她,比如说时常的打骂,罚跪饿饭,用烟签子扎等等。她说签也没扎,饭也没饿,就是在魏家干得窝心得很,总是提心吊胆的。林岚问她怕什么,她说怕那座阴沉沉的大屋,怕那个半人半鬼的小赵。林岚问她,解放军来了她还怕不怕,她说不怕了,问为什么不怕,说小赵已经死了。
林岚把青女的事编了一首歌,叫《青女翻身》,后来这首歌唱遍了陕南。
苦女子,年十三,死了爹爹实可怜。
嫩苗出土遭霜打,卖身顶债做丫环。
成天干的牛马活,一年到头泪不干。
黄连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苦难言。
苦女子,年十三,苦尽甜来好喜欢。
那天回家探娘亲,救了一个女宣传。
解放帽上缀五星,映红眼前半边天。
一把钥匙开心锁,眉毛眼睛都笑弯。
苦女子,年十三,跳出魏家跟党干。
农民协会当干部,斗倒恶霸又分田。
人人夸她觉悟高,满脸是笑心里甜。
嫩苗逢上及时雨,革命向前她向前。
这首歌四十年后被地区选入民歌集子中,收录者做了一些修改,但大致没有走样。
钟一山跟着夺尔又去了一趟太真坪,有夺尔引路,果然没有白跑,从太真坪回来,神神秘秘地从包里摸出一个铜镜,是从太真坪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