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3)(8 / 22)
遇都是排级,铁血营是王三春祸害老百姓一杆得力的快枪。谈到铁血营自然就和魏富堂连在了一起,魏富堂是铁血营营长,这个职位让他在以后的交代中有着诸多不能推卸的血案,成为他重要的罪证之一,也是他被枪毙的原因之一。
其实也有些事情和魏富堂没有关系,但是账却直接地记在了他的头上,让他有口难辩,也就不辩了。比如镇巴街上佘家媳妇说,明天打春了,要给女儿黄花买个饼吃呢,孩子馋饼馋得不是一天了。
这话被王三春听到,心内别扭,他忌讳“打春”的话。第二天,佘家媳妇在街上刚买了饼,还没交到女儿手里,就有铁血营的人从后头捅了一刀,手里的饼滚了很远,一直滚到坡底下。小姑娘黄花只顾追那饼,赶回来娘已倒在血泊里。饼还是热的,她让娘趁热吃,娘已经不会说话了。光天化日下,众目睽睽中的杀戮,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避讳,铁血营的人杀人就是这般的了当直截。女孩的父亲赶来,大骂王三春,大骂铁血营的魏富堂,被周围人制止,于是老佘带着小女儿隐姓埋名,逃往他乡。解放以后的揭发控诉中,这个叫黄花的女子指名道姓提的是王三春和魏富堂……
冯小羽在查阅档案资料时,魏富堂的一段口供引起了她的注意,那就是对辘轳把教堂的洗劫。冯小羽以她的文化意识,敏感地觉出,这次普通的打劫,在魏富堂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魏富堂在这段交代中,用了几个“第一次”的字眼,不是第一次杀人,第一次抢掠,是第一次见到,内容包括桌布、刀叉、风琴、电话等等。就是说在那次打劫中,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文化细节产生的魅力,使土匪魏富堂对自己的追求,甚至对自己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怀疑,这是作家后来的总结。
在魏富堂的土匪经历中,那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打劫,不值一提。但是魏富堂却把它单独提了出来,作为一件事情交代,交代虽然比较简单,但冯小羽却从简单中捕捉到了十分微妙的内容,“knife、fork、蓝眼睛、风琴、电话、汽车”,几个单词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的情景。
魏富堂冲进教堂的时候,意大利神父正在餐桌前优雅闲适地用餐,盘子里新烤的羊角面包,玉米奶油汤散发出阵阵热气。混血小修女艾米丽在旁边小心伺候着,艾米丽的身世有些暧昧,辘轳把教堂附近村庄常有长得很美丽的混血孩子出现,艾米丽是其中之一。艾米丽一出生便不被她的家庭接纳,被悄悄送到教堂钟楼的楼梯口……敲钟的解老汉发现了这个孩子,收养了她。解老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