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3)(5 / 22)
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宁羌一中,学习优秀,毕业后当了小学校长。李五少爷喜欢吟诗狩猎,常常在假期中纠集些朋友回到青木川地区来,立马山巅,迎风高吟“莽莽三省聚风雷,凤凰来仪蛟龙回”。有时围猎,在山中数日不归。警察局长告诫儿子,川陕甘边境情况复杂,让儿子少进山,免遭不测。五少爷哪里肯听,有时不待寒暑假也跑回来,一头扎进老山林,把校长的差事压根没当回事。这些是后话了。
民国十三年,魏富堂在青木川犯了事,杀死了地区民团团总魏文炳。魏文炳不是好人,欺男霸女,勾结山中土匪,是当地红帮的大爷。魏富堂不是个甘居人下的角色,自己有了些势力,便放开了手脚,将魏文炳捅了,用他的话说是“为民除害”,铲除这个“鱼肉乡里”的恶霸。魏富堂这个举动实则是个义举,绝对符合共产党“穷人翻身求解放,要干要革命”的道理,如果魏富堂依着这条路走下去,再接收红军的编制,解放以后不是个辉煌的元帅也是个了不起的将军。民国十三年,1924年,那是中国革命的初创年代,那时候参加革命的人,除非为革命牺牲,活着的都出息得什么似的。用魏富堂家乡人后来的话说,倘若魏老爷沿着汉江多跑几步,就跑到共产党怀里去了,差那么几步,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后生们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说魏老爷关键的问题是没有革命者指引,倘若他当时像《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一样,遇上了“常青指路”,那青木川的历史将是另一种写法,魏老爷的结局也是另一种样子了。有人则说,常青就是给魏富堂指了路,魏富堂也不会参加共产党。他杀魏文炳绝不是“为民除害”,是为了争夺“团总”的位子,是看上了魏文炳的相好唐凤凰。魏富堂悄悄把唐凤凰的活做了,让魏文炳咽不下这口气,魏富堂不杀魏文炳,魏文炳也得杀魏富堂,完全是狗咬狗,一嘴毛。
为了女人也罢,为民除害也罢,反正魏富堂犯了命案,在青木川待不下去了,他拿了魏文炳的枪,半夜逃出了青木川,直奔广坪,让他姐夫帮助藏匿。半道上,老乌和十几个贴己弟兄追随而来,他们说青木川没了魏富堂,群龙无首,日子便没了奔头,要走大家一起走,生生死死捆在一块儿。危难时刻显真情,魏富堂当下就和大伙结拜了弟兄。没有血酒,十几个人对着栈道的石门磕了头,磕过头就是门内弟兄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也不许背弃谁。
老乌说不能去广坪,那儿的目标太大,是诚心给警察局长为难呢,不如往官府顾及不到的地方跑……十几个人在路边林子里正商量,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